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社会教案【推荐】小班社会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2、引导幼儿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选择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活动准备:磁铁、铁丝、绳子、海绵、瓶子、回形针等。活动过程:一、用《智慧树》中的小咕咚引入课题1、小咕咚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来帮忙。2、小咕咚又遇到了另一个困难请小朋友再来帮帮他。3、幼儿到事业区操作探索多个方法。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5、教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二、你们除了帮助小咕咚,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帮助过谁?是怎么帮助的?1、出示图片一:在幼儿园里哭着找妈妈的小姑娘2、图片二:盲人爷爷过马路3、图片三:在商场里走失的小朋友4、图片四:遇到灾难(地震)后的.小朋友三、选择适当的方法帮助别人不能盲目救人1、看图片讨论2、遇到掉到水里的叔叔该怎么办?3、小结: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当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可向身边的成人来寻求帮助。小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良好情感。2、发展幼儿初步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大胆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引导使幼儿掌握看书的正确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活动准备:《我和小图书交朋友》课件、图书若干活动分析:图书是幼儿的好朋友,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精美图书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却时常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非常必要。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通过操作法、谈话法突破。在小图书来班做客的情境中,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进而寻找正确的看书方法,让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找到方法,并在再次少投放图书的情境中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遇到简单问题怎样做。延伸活动在区域中修补图书,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随时指导幼儿的看书方法和看书姿势。活动过程:一、利用课件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开门见山,看课件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相关思考,"小图书为什么坏了"。二、围绕主题进行操作、谈话1、围绕课件进行谈话"小图书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2、进行操作总结幼儿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应该怎样看书,教师小结,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3、实践练习,再次提供看书情境,让幼儿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实践,并在少书的情境中初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结束总结知识要点,小结活动情况,提出以后的希望要求。四、延伸一起到图书角修补图书。小班社会教案篇3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数的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正确性。3、引导幼儿学习7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个物体,以达真正理解7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7。活动准备:1、活动前通过交谈让幼儿初步了解“买6赠1”的含义。2、布置超市“玩具商品”。3、有关7的形成的课件。4、数字“6”、“7”及镰刀图片各一。5、幼儿操作用学具若干套。活动过程:1、带礼物联系实际,以秋姑姑“带礼物”为由给幼儿观看课件1。(1)秋姑姑一口气把树叶从大树上吹落下来。师:有几片树叶落到地上了?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2、3......6,有6片树叶落到地上了,同时出示数字“6”。(2)(继续看课件)秋姑姑带孩子们一起吹树叶,又有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师:刚才地上有6片树叶,又落下1片树叶,现在地上有几片树叶?师幼一起点数共有7片树叶,启发幼儿说“6片树叶添上1片树叶是7片树叶”,同时出示数字“7”。(观看课件2--)苹果树变魔术(3)第一次从树上落下6个苹果,请幼儿点数后出示数字“6”。(4)第二次又有1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启发幼儿理解6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7个苹果,6添上1是7,同时出示数字“7”。2、送礼物(1)送花生每个幼儿一盘花生(内装6颗),等幼儿正确点数后秋姑姑再作为奖品送给幼儿1颗,请幼儿回答现在自己有几颗花生?初步理解6添上1是7。(2)送红枣每组一筐红枣。第一次请幼儿取6个枣,第二次再请幼儿添上1个枣。问:现在有几个枣?讲解6个枣添上1个枣是7个枣,即6添上1是7。活动结束:买红果(1)讲解“买6赠1”的含义。超市里的红果今天特别便宜,只要小朋友买够6个,售货员阿姨还会再赠送给小朋友1个。(2)买完红果后,请小朋友们互相检查,如果买够了6个,就去阿姨处领1个赠品,进一步理解巩固“6添上1是7”。小班社会教案篇4活动目标:1、掌握穿开襟衣服的方法。2、能利用儿歌来边说边穿衣服。3、愿意自己穿衣服,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4、培养观察,比较衣服的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