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年月日课题《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2、积累文言词汇:忠信省恶图与3、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初一时学过的《<论语>六则》1、全班齐背(活跃课堂气氛)2、指名学生介绍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十则。二、教学思路(一)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播放录音,学生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检查预习:(1)字音:谋(móu)焉(yān)恕(shù)弘(hóng)毅(yì)喟(kuì)韶(sháo)雩(yú)(2)多音字:省:三省(shǐng)吾身省(shěng)份传:传(chuán)不习乎传(zhuàn)记(jì)恶:凶恶(è)不成人之恶(è)恶(ě)心(xin)贫与贱是人之所恶(ù)也。冠:衣(yī)冠(guān)整齐冠(guàn)军(jūn)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指名朗读4、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二)第二个教学板块:串译、析读课文①则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身:自己忠:诚心诚意信:诚实梗概:多自省②则见贤思齐: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梗概: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③则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梗概:讲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归纳: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④则: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任重道远: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梗概: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⑤则道:仁道处:据有,取恶:厌恶、讨厌梗概:追求“富与贵”,要“从其道”。⑥则子贡问君子: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梗概: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⑦则恶:坏的,不好的梗概:主张“成人之美”⑧则而:如果,表假设从:从事梗概:认为要通过修养仁德来得到官职,即使是低微的官职,也应当尽职尽责去做好,如果不能做官,就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归纳: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富贵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⑨则图:料想为:作,指创作至:达到梗概:要有艺术修养。⑩则莫:同“暮”舞雩:鲁国当时的祭坛与:赞赏梗概:要和大自然亲近归纳: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论语〉〉十则的大概意思,但其中的道理还须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研究。四、作业背诵课文第周星期第七单元第二课时09年月日课题《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2、积累成语。3、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教学难点体会深刻的主题,简洁精炼的语言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学生齐读课文2、学生齐背课文3、抽查学生背诵情况二、教学思路接上一节课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1、成语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名言警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三月不知肉味三、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具体如下:1、本文论述的思想中,你赞成哪一个观点,不赞成哪一个观点?为什么?2、在本文论述的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三、学习写作方法1、每则相对独立,不能连贯成篇。《论语》记录的都是一些精要的话,语言精炼,立意深刻,不少成了格言警句,流传至今,有的闪现着思想的光辉,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今天仍有很强的借鉴、启发作用。格式上体现了语录体的特点。2、深刻的主题,简洁精炼的语言。解及剖析:这十则都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所答只表见解、不作论据,又少阐释,因而言简意深,皆是充满睿智的经验和真知灼见,是儒家的修身之言,阐明了做人的道理。四、老师总结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这些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孔子的<论语>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人生道理,这些都是我们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