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doc

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很多时候,作为成人我们将问题想得太理想化,其实孩子内心深处有许多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好奇和思考。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这样的思考常常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确切的说是课内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碰撞的结果,是学生渴求知识的表现,保护好这种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精卫填海》一课时,正是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才出现下面的情景:课内知识有了延伸在上《精卫填海》这节课以前,我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录音,想通过大海与精卫对话的情节,以突破“勇敢”与大胆不同,勇敢的行为来源于正义的动机。教学时以朗读为主,使学生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知道精卫这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就可以了。我当时想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课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且对于神话故事一向是学生所喜欢的。但事实上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我引导学生说出精卫的行为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时,很多同学说出了“勇敢”、“有恒心”、“有毅力”,我也为这节课的主题能完满结束而沾沾自喜时,班中上课最喜欢插话的小昂突然说道:“老师,你说的不对!”听他这样说,我心里一惊,难道我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我赶忙说:“哦?错在哪里?”“老师,如果它把大海填平了,那就没有水了,庄稼喝什么?”这时下面的同学立刻有人附和,“对啊,而且它根本填不平,大海没有边,一辈子也填不完!”本来我想对他这样课上乱说话的行为进行制止,可班中的孩子都不说话了,小眼睛瞪着我看,想让我说出个原由来。细细一想,孩子说的也有它的道理,怎么办好呢?讨论拓展正当我还在想怎样对学生引导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预言又止,几双小手悄悄的举了起来,我灵机一动,对了,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说不定又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能促进生生互动,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提出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立刻,班中充满了“我说,我先说”的声音,看来大家还有很多想法呢!反馈意见讨论完后,我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大海那么大,精卫那么小,它肯定知道自己填不完,但它还去填,说明它很有毅力!”没等我说话,另一位同学也站了起来“如果我被大海淹死了,再让我去大海,我就会害怕!”“对啊,所以说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勇敢!”这次学生齐声回答到。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学生说出自己平日害怕的事,表示要向精卫学习呢!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就像一节班队活动课一样,同学们畅所欲言,收获匪浅。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课后反思:教完这节课,我的心中有很多的感触,即为学生上好这节课感到高兴,同时又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的教学,看来我在课前没有很好的去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是单单以一个教师的角度去想,忽略了学生。就像有人说的“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孩子的心却很大很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的备学生,想学生所想,即要上好每节课,又要能充分发掘出学生的思维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