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同学们,下午好!知其不可而为之沐浴:18.518.618.714.39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诗经》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因为当时的鲁国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明知如此,为何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呢?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有自己的本分,应依礼行事,他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更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韪。此种行径应该天下群起而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体现。孔子在禀告时为何直呼陈成子为“陈恒”?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呢?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18.5)孔子在听了接舆的劝说之后,为什么“欲与之言”?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话?“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试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孔子一心要积极入仕,恢复周礼,平定乱世。虽然自己也知道很难成功,但他仍然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从不动摇。如果从积极意义角度说,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社会责任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和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间,你如何抉择?我,茫然于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哀叹已被雨打日晒得满身疮痍的雨伞。畏惧那将踏上的漫长旅途,面对人生的多舛,仰视成功的彼岸,跋涉已布满荆棘的丛林,我埋怨多难,但孔子并非如我,他曾曰:“知其不可而为之”。越过历史之河,孔子教我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精神。朗朗乾坤,浩浩宇宙,生命因它而熠熠生辉。————沈倩倩《心情小栈》追求,永远不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