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松鼠》教案《松鼠》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松鼠》教案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2、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驯(xùn)良矫(jiǎo)健蛰(zhé)伏苔藓(táixiǎn)缨(yīng)2、抽查学生读课文,思考:(1)作者写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点?(2)松鼠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三)围绕重点,议读课文切入点: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1、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四)拓展感悟,体会写法1、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松鼠》教案2教学目标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教学重难点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本文是一篇说明小动物的文章。七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小动物往往兴趣较浓厚,应将这种兴趣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怎样观察小动物,注意运用一定的观察顺序,在描述小动物的时候能运用拟人手法,使描述生动形象。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板书课题。)2.作者介绍。(1)让学生进行介绍。(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布丰(1707—1788),法国著名学者、作家,著有《自然史》等。本文是根据《布封文选》中《松鼠》一文改编的。要求:了解作者。二、自主学习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4.朗读第1自然段。(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根据文意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思考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5.朗读第2自然段。(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矫健帽缨榛子榉实舵蜇伏苔藓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起来纠正。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明确:(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3.朗读第1自然段。(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根据文意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思考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明确:(漂亮、驯良、乖巧。解释略。不能,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第2—5自然段内容相照应。)4.朗读第2自然段。(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5.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明确:(让学生回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