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生字本册生字共22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48个。本复习针对要求会写的148个,但课标要求的.积累量远不止这个,因此复习必须体现前后联系。思路:字的复习首选归类、比较、前后联系等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明晰,在归类中强化。题例:一、形近字比较并组词。芬、芳绚、询耕、耘瀚、潮渐、惭婪、焚匆、勿竿、竽腮、鳃捧、棒禄、绿壁、臂俄、哦斯、欺诱、绣朴、扑摩、磨悦、脱详、祥卖、买纲、钢贩、返恋、蛮予、矛莱、菜骇、孩履、覆旬、甸役、设酒、洒羞、差诞、挺二、同音字、音近字比较并组词。昏、晕韵、均铜、筒昂、仰纺、访稍、艄筏、伐脑、恼劈、避暂、崭佩、配震、振均、匀废、费三、看下列各组字有什么规律。试着再加偏旁组字。尾、娓老、姥黑、墨吾、语昆、棍牙、讶卓、掉眉、媚采、睬扁、骗巷、港四、写同音字组词。yi——洋溢意思友谊异常意义jin——胸襟今天金银禁不住cui——翠绿干脆脆生生tian---恬静甜蜜填空lin——鱼鳞树林临近邻居波光粼粼mu——暮色幕布墓地屏幕li——厉害历史勉励利益例子chui—--锤子捶背垂头丧气yan—--砚台燕子大雁厌恶鲜艳ken——肯干恳切勤恳恳求lan——船栏栏杆阻拦篮子蓝色cong----匆忙葱姜聪明tao——波涛掏出来滔滔不绝五、加偏旁组字组词。欠:炊烟吹拂道歉饮食款待欣喜鬼:惭愧瑰丽魂魄魔鬼魅力录:绿色剥皮俸禄乍:奸诈昨天作文戈:戳穿穿戴栽树满载乔:华侨桥梁轿车竖心旁:不懈恒心“浅”右半部分:饯行一盏灯深浅“富”下半部分:逼迫福气一幅画副班长六、扩词。绚凛伦宏刹浊七、写带有下列部首的字。门(见各练习)八、写本册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如“瞧”。九、整理学生作业中的易错字集中复习。语文教案篇2一、导入播放课件。(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二、新课(一)自学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二)识字、写字1.小老师领读词语。2.抢答读字。3.交流识字方法。4.书写。(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练习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挣扎筋疲力尽隐隐约约激昂聚拢增添2.照样子写词语。断断续续抹一抹3.填空。()歌声()海面4.用“激昂”造句。四、实践班级举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语文教案篇3课文导学一、学习目标1.体会古代志土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2.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3.了解“修、私、书、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归纳义项。掌握“孰……与……”“此所谓……”两种句式。4.能背诵全文。二、学习重点l.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三、学法指津(一)研读步骤1.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读时应注意这一点。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威王政令部分要突出“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三语;叙进谏情形部分,要突出“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语。第四段叙纳谏结果,“皆朝于齐”要重读。末句是史家的评论,当用赞美的语气读。2.自行翻译,不一定要笔译,把弄不清楚的问题作好记录,请教同学或老师。3.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