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试题(新人教选修4-5)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试题(新人教选修4-5)1.doc

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试题(新人教选修4-5)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归纳法《训练题》1.已知n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若已假设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要用归纳假设再证()A.时等式成立B.时等式成立C.时等式成立D.时等式成立2.设,则()A.B.C.D.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的假设到证明时,等式左边应添加的式子是()A.B.C.D.4.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有关,如果当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时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A.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B.当n=6时该命题成立C.当n=4时该命题不成立D.当n=4时该命题成立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从“”时,左边应增添的式子是()A.B.C.D.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的假设证明时,如果从等式左边证明右边,则必须证得右边为()A.B.C.D.7.数列的前n项和,而,通过计算猜想()A.B.C.D.8.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N*),记,通过计算的值,由此猜想()A.B.C.D.9.数列中,a1=1,Sn表示前n项和,且Sn,Sn+1,2S1成等差数列,通过计算S1,S2,S3,猜想Sn=()A.B.C.D.1-10.a1=1,然后猜想()A.nB.n2C.n3D.11.设已知则猜想()A.B.C.D.12.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共有n级台阶,每步只能跨上1级或2级,走完这n级台阶共有种走法,则下面的猜想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凸边形内角和为,则凸边形的内角为.14.平面上有n条直线,它们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共点,设条这样的直线把平面分成个区域,则条直线把平面分成的区域数.1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一步验证为.1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为正奇数时,能被整除”,当第二步假设命题为真时,进而需证时,命题亦真.17.数列中,通过计算然后猜想____.18.在数列中,通过计算然后猜想19.设数列的前n项和Sn=2n-an(n∈N+),通过计算数列的前四项,猜想_____.20.已知函数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时,则通过计算的值,猜想的通项公式___.三、解答题2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能被264整除;(Ⅱ)能被整除(其中n,a为正整数)2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Ⅱ);24.数列,是不等于零的常数,求证:不在数列中.25.设数列,其中,求证:对都有(Ⅰ);(Ⅱ);(Ⅲ).26.是否存在常数a,b,c,使等式N+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27.已知数列的各项为正数,其前n项和为Sn,又满足关系式:,试求的通项公式.29.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设N+),N+),问Pn与Qn哪一个大?证明你的结论.30.已知数列:N*(Ⅰ)归纳出an的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Ⅱ)求证:数学归纳法《答案与解析》一、1.B2.D3.B4.C5.B6.D7.B8.A9.D10.B11.B12.A二、13.,14.,15.当时,左边=4=右边,命题正确.16.17.18.n!19.20.n+121.当时,左边=.22.(Ⅰ)当时,能被264整除,命题正确.(Ⅱ)时,能被整除.23.(Ⅰ)当时,左边()=右边,命题正确2k项(Ⅱ)时,左边24.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假设与条件矛盾.25.三小题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当时,成立;.假设时,成立,∴当时,,而;由知,对都有.(Ⅱ).当n=1时,,命题正确;.假设时命题正确,即,当时,,,命题也正确;由,知对都有.(Ⅲ).当n=1时,,命题正确;.假设时命题正确,即∴当时,,命题正确;由、知对都有.26.令n=1得①,令n=2得②,令n=3得③,解①、②、③得a=3,b=11,c=10,记原式的左边为S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证明略)27.计算得猜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略).28.∵∵,…,猜想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略).29.∵∴计算得①当1≤n≤3时,Pn<Qn;②猜想n≥4时Pn>Q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证:当n≥4时时用比较法证)30.(Ⅰ)∵,…,猜测,数学归纳法证明(略).(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