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简况.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财政收支简况.doc

财政收支简况.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收支简况第一期蚌埠市财政局编印二○一○年二月十日蚌埠市2010年元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元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8242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6.5%,增加17272万元。其中:地方收入36057万元,增长26.9%,增加7634万元。分级次看:市级财政收入(含市本级和区级)67079万元,增长12.7%,增加7538万元,其中地方收入27033万元,增长11%,增加2671万元;县级财政收入15343万元,增长173.5%,增加9734万元,其中地方收入9024万元,增长122.2%,增加4963万元。一、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一)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元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82422万元,收入总量创历年开局最好成绩,增长26.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4个百分点。增收因素:一是烟厂等重点企业入库税收增加较多。元月份,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入库税收29193万元,同比增加983万元,丰原生化入库税收1455万元,同比增加1321万元,此外,皖酒集团、天润化工、泰格生物等企业入库税收同比增加较多。二是县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较快。元月份,县级财政收入15343万元,增长173.5%,增加9734万元,其中怀远县10119万元、固镇县2052万元、五河县3172万元分别增长278.1%、74.8%、80.3%,主要是浙泰、祥宇等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入库税收增加较多。(二)地方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元月份,地方收入36057万元,同比增长26.9%,增幅略高于全市财政收入平均水平。全市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28902万元,增长39.3%,增加8159万元,税收收入占地方收入的比重80.2%,比上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近5年来元月份财政总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分项目看:国内增值税(25%部分)4392万元,增长65.4%,增加1737万元,主要是卷烟、丰原生化、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入库税收增加较多;营业税12618万元,增长27.9%,增加2750万元;企业所得税(25%部分)2401万元,增长91.6%,增加1148万元,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收增加较多;城市维护建设税3193万元、契税2352万元,分别增加884万元、63万元。以上五个主要税种收入24956万元,增加6582万元,占全市地方收入增收额的86.2%。(三)财政支出保障了重点支出需要元月份,全市财政支出30144万元,比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分级次看: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9431万元,同比增长711万元,增长8.2%;区级财政支出7247万元,减少1778万元,下降19.7%,主要是淮上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上年同期预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相应抬高了支出基数;县级财政支出完成13466万元,同比增加486万元,增长3.7%。分支出功能看: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教育、文体传媒、城乡社区事务、商业服务业、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213.9%、194.9%、12.4%、44.2%、28.8%、750.5%、278.7%,共计13838万元。二、全力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日前,全省民生工程暨财政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了2009年全省民生工程及财政工作,全面部署了2010年工作任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增强紧迫感、力求大作为,拉升发展标杆、实现升级提速,努力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一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紧紧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有利机遇,在足额安排市级配套资金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以自主创新项目为依托,争取省增加对我市的资金扶持份额,推进光伏、生物质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二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加大对重大项目谋划和产业规划支持力度,跟踪研究扩大内需、产业振兴政策,抓住与央企省企合作发展契机,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扩大投资、地方政府债券等专项资金。综合运用预算、税收等政策工具,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四下乡”及汽车以旧换新工程。三是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继续落实好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贷款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发展难题。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非公经济、服务业企业发展。继续落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和股份制改造。四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用好用足省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区域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产业化、产业发展聚集化水平。(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工程和社会建设。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按照省统一部署,2010年我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