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城乡一体化新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城乡一体化新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2011年城乡一体化新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总论(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濉溪县2011年城乡一体化新建项目2、承办单位:濉溪县教育局3、项目负责人:秦雪峰4、建设地点:濉溪县2011年城乡一体化新建项目共1项建设工程,位于濉溪县临涣镇夹河小学。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义务教育法》(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3)安徽省学校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政策(4)《安徽省教育事业“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规划》(5)淮北市和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6)淮北市和濉溪县《统计年鉴》2007(7)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6、项目概况濉溪县2011年城乡一体化新建项目共1项建设工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43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110万元,县级配套33万元。(二)项目建设的背景(1)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决策的重要举措。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亟待加强,针对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3年时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是关系学校师生安全的民生工程,是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基本国策。校安工程关系千家万户,“危房不报告,责任在学校;危房不改造,责任在政府”。(2)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县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濉溪县是淮北市唯一的市辖县,现有11个乡镇,1个省级县,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普及中小学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是提出了全县中小学教育发展,要“突出重点(即县城及附近学校)、抓好一般(即比较偏远学校)、走均衡化、优势化和内涵发展之路,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和专业特长教育水平”。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速学校向外拓展,把全县的义务教育做大、做强、做优,以满足全县人民及周边地区的教育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适应不同就业岗位的需求。三是鼓励义务教育向教育园区集中,建设中心学校,充分发挥集聚效应。(3)城乡一体化建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全县规划建设各级各灰中小学175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所,高中3所,初中23所,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136所。根据濉溪县校安工程规划,全县规划建设175所项目学校,其中:加固40所,重建55所,加固和重建67所,迁建13所,建设项目293栋,建设校舍面积287926平方米,工程规划建设总投资22124万元。2005年,全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0%以上。2006年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分别为21000人和10000人,自此起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将以每年1000人以上的增幅持续增长5年左右,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在未来几年内将分别达到:2007年22000人和21000人,2008年23000人和22000人,2009年24000人和23000人,到2015年将达到26000人和25000人左右。全县的生员状况面临巨大的入学压力,加快校安工程建设,扩大教育资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亮点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部署。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升,预示着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调整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今年的一号文件更把城镇化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尽管在一号文件中对推进城镇化着墨不多,但在历年一号文件中却是第一次用一大段文字集中反映中央对推进城镇化工作的意见。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国家将扩大农业生产良种补贴和农机的范围,更大程度上支持“家电下乡”工作,并将对农民购买建材实行补贴,鼓励农民的建房、住房消费,国家还将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可以预见,2010年国家对“三农”的总投入将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大幅度增加,让农民见到更多的真金白银。总之,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