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带上您的微笑进教室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师,请带上您的微笑进教室 (2).doc

老师,请带上您的微笑进教室(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师,请带上您的微笑进教室——教学案例金积镇中心学校马爱萍据报载,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推出一项名为“教学回避办法”的措施,该措施赋予了教师一项全新的权利,即教师在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严重不良情绪时,可以暂不上课。如教师因家庭突发事件而情绪失控或在处理与家长的矛盾中因矛盾激化而失控时,便可暂不上课。看到这则报道,我不仅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那天,学校运动刚结束,我无意之间发现我班贾亮同学参加的运动会男子八百米预决赛的第五名的成绩被裁判丁志伟签名取消了,当我问起时,得到的答复竟然是:“你用学生冒名顶替取得的成绩当然要取消,你怎么还来追问?”我当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记得贾亮在跑道上奋力向前追赶时,我跟着跑了半圈,给他鼓气,比赛结束时,我还对他说:“希望你在学习中也想这样奋勇向前。”怎么成了冒名顶替呢?我又气又急,跟人家争执起来,既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玷污,又替学生抱冤,又为裁判的行为感到恼恨。虽然在别人的做证下,事情得到了澄清,可我的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铃声响了,我满面愁容地走进教室,懂事的孩子们发现我的情绪不好,无人说话,课堂显得格外沉闷,偏巧遇到学习最差的石海涛没完成作业,我劈头盖脸的发起火来,教室里许久没有响声,自然那堂语文课也无收获。课后,我满怀心事地走出教室,忽然,班内比较乖巧的贾媛匆匆塞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老师,您怎么了?我们希望看到您微笑着走进教室。”读罢,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啊,课堂中,我们板着脸孔,心中、眼中没有学生,教学如何成效?然而在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校中,这一点却常常被许多老师所忽视。有些教师打从进校门时开始就是皱着眉板着脸的,仿佛面对的是一群阶级敌人似的,学生从他(她)的眼里读出的只是厌恶、冷漠与恐惧;有些教师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学生大发雷霆,而此时,书本、粉笔头这些传播知识的媒介则常常会成为教师向学生发泄不满的工具;有些教师在工作上或生活中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常会把学生作为“出气筒”,尤其是那些正好犯了错误的同学则常会成为“替罪羔羊”;而有些教师的体罚技术更是运用得炉火纯青,令人不寒而栗……可想而知,这些老师在学生眼中哪里还有什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影子,他们简直就是一颗名符其实的“定时炸弹”!可怜的孩子终日只能在提心吊胆中学习知识,在担惊受怕中聆听教诲,这真是为人师者的悲哀。诚然,教师也有自己的苦衷,教师不但要承受着家庭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工作、学校、社会的多方压力,有时难免心态失衡,不能及时调整。因此教师有时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面无笑容便是很正常的了,甚至偶尔在学生面前发点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们教师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并不是教师的权利,而且应该知道把不良情绪带到与学生的交往中来是非常不利甚至是危险的。所以教师在产生不良情绪时,一定要学会自制,自觉抵制不良情绪的滋生蔓延,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教师的自制能力,一方面与教师的觉悟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教师的个性气质特征密不可分。教师只有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的同时,从中不断自觉地磨练和改造自己的性格,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上课铃又响了,老师,请别忘了带上您的笑容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