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出互动教学的误区摘要:“对话、交流、互动”已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流,然而,课堂实践中,互动内容的贫乏、形式的单薄严重影响了互动的质量,往往是只见“对话”、不见“思维”;只见“交流”,不见“引领”;以致造成了只见“互动”却不见“数学”的尴尬局面。本文通过剖析互动教学中的误区,从“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互动形式、指导有效”四个维度探讨笔者教学实践中实施有效互动的策略。关键词:互动教学;关注;优化;设计;指导《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互动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师生互动是师与生的双向交往,双向构建的过程。在高质量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既让教师真切地体验到了生命活动的本其存在以及自我价值的真谛,也让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教师的热点话题。随着新课改大潮的进一步推进,虽然我们的教师已一步步重视了互动教学的过程,但仍存在着几点误区。误区一:互动形式化,互动实质缺失,为互动而互动形式化的互动,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性内容。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教学互动,设计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团团转,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上是利用“满堂问”而进行“满堂灌”如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片断,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什么?生1:是一排排树。生2:树上有很多叶子。生3:地上有绿绿的小草。……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有两排树,第一排有几棵?生:8棵。师:第二排有几棵?生:8棵。师:一共有几棵?这样,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活跃,但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这样的互动有效吗?显然是无效的,原因是教师的问题只停留于表面,没有提炼出任何数学信息,学生因此看到什么说什么。而教师的后三个问题又过于简单,学生不动脑就能说出。例:教学“和大小比较”,当有的学生认为大,有的认为大,师: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东西?生:有长方形、圆形。师:请你们用长方形或圆形折出和,比一比哪个分数大?于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顺顺当当的比较出大于。学生似乎是积极地在动手、在验证,全体学生都在互动,但由于受教师的亲自指导,顺畅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的思维其实是定向的,缺少思维的互动。误区二:互动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应包括师生间的双向活动与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现在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生生间的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师生互动是一种动态性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使教学成为师生、生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平等交流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误区,课堂互动教学行为的转变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更好地使课堂早日走出互动的误区呢?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有效互动。1、创设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实际、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容易打开思路,感情上容易沟通。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教学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互动”,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内在的需要,通过互动活动,主动地获取体验,获取新知。2、开放学习材料,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开放性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之中。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拓展课程资源,除了精心选择主体学习材料外,还要重视选择好学生学习的操作材料或辅助材料,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大的帮助。如“克和千克”的教学,我们立足于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利用。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三种1千克的物品,学生准备的有味精、大米、黄豆、洗衣粉、饮料、水果、果冻、饼干、沙子等,有散装的,也有原包装的。课中,每四人一小组,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地感受1千克的质量,并说出这1千克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想的方法非常多,“用秤称的”,“看包装袋上写着1千克或1000克”,“一包盐500克,两包盐就是1000克,1000克=1千克”,“果冻的包装袋上写着50克,数20个就是1000克”……有几个学生的发现真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