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壬术(式)的数术理论模型及现代应用思考田新刚(河北省沧州市药品检验所河北沧州061001)摘要:本文对六壬术(式)进行了较详尽的考证,对六壬术(式)的历史渊源,式法及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探讨.并简要介绍了这一古老预测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力求恢复其本来面目,去掉笼罩在这一古老数术文化上的神秘面纱.以正本清源,有所发展。关键词:六壬;数术;阴阳;预测一.六壬式的渊源及其在数术文化中的地位六壬、奇门、太乙,古称三式,为中国传统数术学之瑰宝,是传统预测术的经典和集大成者。三者一直是中国道家,阴阳家等拥以自珍的秘宝。历代先儒亦多通此道。并有太乙明天道,六壬知人事,奇门晓地理之说。六壬起源久远,有文献可考,近代亦有出土文物可佐证。《周礼·春官宗伯》有“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句,“抱天时”据郑玄注是“抱式以知天时,式为式盘,疑为六壬盘。《史记·日者列传》“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棋"之记载。司马贞《索隐》注:“式即拭也,拭之形上圆象天,下方法地,用之则转天纲加地辰。"《汉书·艺文志》有“《转位十二神》二十五卷"疑为六壬式。后汉赵晔《吴越春秋》讲到伍子胥谏吴王“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而临亥。”应为辛亥日午为贵人顺行,丑加戌的天盘图。《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记载“……六壬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而论者以伶州鸠之对七律(阵),实其权与。下逮春秋,子胥少伯皆是术著名,由来远矣,不复详稽。"六壬式的形成有其古老的渊源,亦和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天文学有关,为干支学说的一个分支。但是这种占卜被拓广为一种成熟而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年代上还是比较晚的。六壬术自春秋战国时期己被使用,成熟并兴盛于汉代,经唐宋各代流传至今,在数术文化中占有突出位置。根据现代考古学发现的汉代六壬式盘,我们已经知道六壬式盘是汉代经常使用的卜筮工具,且已有非常成熟的时空模型,和现用六壬式盘一致。中国古老的占卜术,历史悠远,形式多样。现代学者李零,在总结中国古代数术方技学的基础上,将与数术有关的占卜预测术分为三大系统。(见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一是与天文历算有关的星占、式占等术;二是与“动物之灵"或“植物之灵”崇拜有关的龟卜、筮占;三是与人体生理,心理、疾病、鬼怪有关的占梦、厌劾、祠禳等术。而奇门,太乙、六壬则是式占的典型代表。占式程序繁杂,门派繁多,一般人很难掌握。加之式占因牵涉到较复杂的天文,历算等内容,历来被控制在司天监一类官方部门的手中,除六壬式,往往禁止民间传习,所以它们的普及程度是有限的。《唐六典》卷十四《太卜》:“凡式占,辩三式之异同”注:“一曰雷公式,二曰太乙式,并禁私家畜,三曰六壬式。士庶通用之。”六壬式自唐宋以来,不禁私畜,士庶通用,所传史料也较多。加之历代术者不断研究,也使其在数术文化中的地位被凸显出来。所以徐养浩在《六壬金铰剪》中评价说“壬学根于天学,应于人事,为三式之最,自有干支五行以来,集大成,前民用,不亚于易、内三经也。"因此六壬术被称为最高层次的预测学,或为帝王之学,在数术文化领域影响广泛而深远。二.六壬式的宇宙时空模型1.六壬式占盘六壬术为三式之一。式又写作轼,是木制的占卜盘。式占——即用一种模仿宇宙时空结构的工具进行占卜。这种占卜工具在汉代已经非常完备。现代学者严敦杰在其《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占盘》《考古》1987年5期一文中,把l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M1出土的(西汉汝阴侯夏候灶墓,年代在公元前165年前后不久)一个漆木式式盘定为六壬式盘。其形式是模仿盖天说的宇宙结构,由天盘和地盘两盘组成,天盘呈圆形,地盘呈方形,象天圆地方。并标有相应的天文星宿及干支等符号。北宋杨维德在《六壬神定经》“释造式第三十”中写到“造式,天中作斗勺,指天罡,次作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维局;地列十二辰,八卦、五行、三十六禽、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四隅讫。”即天盘中央为北斗七星,中间列十二辰(月将),亦象征十二星次,外列二十八宿,代表(黄道)众星;地盘载天干,并与五行相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分寄于天地人鬼四隅),并列十二(支)辰,以象征日月出入之位,地盘上也刻有二十八宿,但其功用是地理分野,主十二州。另有贵人口诀随日干、昼幕及天门地户加临而顺逆旋转。这类占卜,从工具到方法都是模仿历术推步和天文历算,用天盘左旋,视斗柄和月将在地盘上指示的辰位进行推算。但式占并非真正的天文仪器或记时工具,也非历术推步,它模拟天象和历术,目的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