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节物质生活的演变旗袍三、居室西洋建筑传入:花园式住宅、高楼大厦、教堂多哥特式建筑四、行止近代化的马路、铁路、轮船1877年,上海引进日本的人力车1903年,上海开始引进汽车1904年,天津引进电车邮政、电报和电话传入中国人力车第二节精神生活的嬗替端午节赛神会花样滑冰图2、近代新式娱乐的发展(1)科学文化的娱乐形式话剧、电影(2)新式体育运动娱乐1902年,第一个“足球会”在上海成立1898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二、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三、礼俗与节日1、新旧共存的礼俗(1)稍有变化的诞生礼俗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它包括接生、洗三、满月、百日、周岁等一系列仪礼。(2)新旧并举的婚姻习俗我国古代汉族人民的结婚礼俗,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辛亥革命前夕,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一些通商口岸出现一种以“文明结婚”为特点的新式婚制。(3)新旧相争的丧葬习俗传统:厚葬久丧、礼仪繁琐在辛亥革命前后出现一些变革丧葬礼俗的现象2、千姿百态的节日节日活动,有从繁到简的趋势。第三节社会交往第四节社会保障三、社会救济清朝时期,国家举办的恤贫事项有:在京师设立棲流所,收养孤老,安置贫病流民,各省都设立养济院,并规定有常设名额及经费。地方:社仓、义学、清节堂、埋葬局、平糶局、施粥厂等北洋政府时期,社会救济除救灾外,主要为游民习艺所和慈善团体机关所举办的救贫工作。四、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1、社会保险1805年,英国保险商在广州成立了经营水火保险的广州保险会社(亦称“谏当保安行”)——外国在中国运输的第一家保险机构。1865年5月25日,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上海华商义和保险行成立,经营船货业务。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传统的社会救助型向现代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混合型过渡。2、社会福利育婴堂和养济院五、清末社会福利观念的变化清末以前:“重养轻教”的救济方式近代:“教养并重”的救济方式第五节妇女地位的变化2、妇女经济地位封建时代,妇女没有财产权,没有继承权,更无财产支配权。随着近代都市社会的形成,女性群体作为一种可观的劳动力资源被纳入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参与劳动交换。3、妇女政治地位封建时代妇女没有发言权,没有参政权,更谈不上什么政治地位。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以各种形式参加了反清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成功后,妇女却被排除在参议院之外,女性实际上被剥夺了参政权4、妇女教育地位封建时代,妇女则被排斥于受教育之外太平天国政权,女子享有与男子相同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颁布后,女学在各地纷纷出现。民初学制改革,对女子教育原有的两等小学、师范之外,增设了女子中学。二、妇女家庭地位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动,妇女的家庭地位不断提高。1、妇女的婚姻地位(1)片面的贞操观受到猛烈冲击,离婚再嫁现象日益增多。(2)婚姻自主及择偶标准的变化。(3)妇女大胆走出家庭,走上社会。2、妇女的生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