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探索校企合作.ppt

探索校企合作.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多校多次合并,国家示范校一、学校基本概况1999年3.区位优势办学理念一、学校基本概况7.创建了“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二、政校企行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一)探索政校企行合作新途径,创建学校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1.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组建学校理事会学校理事会由市教育主管部门、大兴区(开发区)、学校以及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要职人员组成。学校理事会的主要职责为争取政策扶持;指导学校重大事项;筹措资金;协调校企合作;探索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等。学校将向主管部门市教育工委、市教委行文,获得批复后,择机举行成立学校理事会大会。2.3.“产学研”结合,组建不同形态的校企合作联合体学校积极探索并创新校企深度融合的实现形式,各二级学院与多家企业组建了不同形态的校企合作联合体。汇集学校、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筹资方式多元化。校企合作联合体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为一体,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为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形成“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办学等影响和制约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上探索实践,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形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新机制(一)组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实施平台1、组建“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学校与德国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在我校建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成为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戴姆勒汽车学院由市教委、戴姆勒集团、学校三共同管理,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该院为戴姆勒公司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来自全国7省地的120名学员已成为该学院的首批学生。2、共建“生物医药中试技术基地”。在开发区管委会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在亦庄生物医药园内共同建设生物医药中试技术基地。开发区提供生产场地1000平方米,学校投入设备资产700万元。基地由开发区和学校双方共同管理。下设咨询服务部、技术服务部和市场部3个部门。以教师为核心,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校实习生三方组成基地团队。预计2013年初该基地正式启用。3、建立“数控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培训中心”和“复杂、异形件加工技术研究室”学校与大连机床集团、华中数控等企业共建“数控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培训中心”。“中心”已开办专业骨干师资班等社会培训5期;培训专业技能大赛选手,今年共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4项。学校与航空303所、浙江大学等协作单位共建“复杂、异形件加工技术研究室”。“研究室”目前共完成了四个企业委托的16个项目,并将在近期转化4-5项成果;开办了两期技术培训。“中心”和“研究室”紧跟装备制造产业技术进步,开展企业、校校合作,为第三方提供培训、研发、咨询、维护等技术服务,并将新技术、新工艺和实际项目、案例转化后应用于人才培养。4、建立“西门子小型自动化系统(北京)培训中心”学校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西门子小型自动化系统(北京)培训中心”,该中心为西门子公司与中方合作建立的全国四家教育培训机构之一。中心为在加工制造业高端领域,开展自动化技术研发和控制理论试验,以专业服务产业、辐射产业。目前中心已成为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的基地,开展了面向企业和全国专业教师的相关培训。中德双方已经商定对中心进行功能升级和领域扩充,升格为“西门子(北京)技术学院”,11月份将举行挂牌成立仪式。5、建立“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基地采用双方共同投入优势资源,互相介入对方运营、教学活动,共同分享各项成果的模式。学校投入约650万元的硬件、软件设施;企业投入2160平米的厂房、承担日常维护及运行损耗费用。双方拟定了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开发了零担快运推演课程等项目。基地将建成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形成以快速消费品物流、生产上线物流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企业课题研究校外科研基地,为物流集团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并帮助集团进行运营体系标准化的建设。实训基地现状结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与国际接轨,改造和提升实训项目(二).构建校企合作共享“名师工作室”机制,引入企业拔尖技能人才1.人才培养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社会评价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干得好、留得住;订单班学生占35%:有“路虎班”、“雪铁龙班”、“SMC班”、“航天班”、“邮政班”、“地铁班”、奔驰班、天海班等;学生的就业率、签约率高,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