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猫巷****松臣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科学教案整理版.docx

中班科学教案_6.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发射光。【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踩影子”的游戏。2、物质准备:(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3)用即时贴剪出飞机、花、小鸟等镂空图案,并贴到部分镜面上;水彩笔等。3、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活动建议】(一)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引出活动主题。根据需要可做以下提问: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小结:亮光是从外面来的,是镜子反射的太阳的光。(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1、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活动室。2、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活动室的?并做一做。请没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活动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4、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三)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2、请幼儿选择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3、鼓励幼儿探索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小结:能反射光的东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亮度强的物体,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强;小的东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锈钢茶杯、脸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图案或文字的镜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图案或文字。。。(四)玩游戏“捕光捉影”。1、出示帖有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让幼儿猜猜会反射出什么。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两人一组,一幼儿手持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用镜子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追逐、“轰炸”另一幼儿用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覆盖一次得1分,几分钟后幼儿互换镜子,游戏继续进行,覆盖次数多的为胜。3、师幼一起玩游戏“捕光捉影”。【活动延伸】1、将手电筒、各种镜子投放到发现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光的反射现象。2、家长、教师等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了解生活中或自然界里光的反射现象。【活动反思】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发现隐含的教育价值随即生成的活动,由于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整个活动过程充分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效果很好,圆满的完成了活动目标。中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有序探索、自由发现,让幼儿感知磁性这一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能力。2、引导幼儿运用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研究,体验与同伴探索交往的乐趣。3、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除了以上情感、认知、技能三方面的目标外,我还将关注幼儿活动发展中的`生成性目标活动资源:磁铁若干,各种试验材料(铃铛、木块、布条、钉子、曲别针、夹子等)若干,小猫头饰、钓鱼杆、小鱼若干条,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老师扮猫妈妈,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在音乐伴奏下进入教室。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请幼儿打开礼物,帮猫妈妈寻找礼物中的秘密。2、幼儿交流自己的新发现,认识磁铁。3、幼儿动手把礼物中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放到小桶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4、得出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三合作探究,了解磁铁的特性。1、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2、启发幼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捡起撒在地上的针。四游戏—钓鱼在音乐伴奏下,来到池塘帮猫妈妈钓鱼。五活动延伸设立科学发现角,利用磁铁发现更多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篇3设计思路: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