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十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一五”发展阶段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第一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节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第四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第五节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作用第六节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第七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八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九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十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第四章规划实施机制2006—2021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盐城实际,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纲要》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新时期盐城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四化联动”,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挑战,主动应对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一、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1.3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5%。实现财政收入86.89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89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0.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31.5:38.6:29.9调整为22.3:45.6:32.1。大力实施项目推进,“十五”期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年均增长27.9%。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三大板块呈现出进位争先的喜人局面,我市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百强行列。二、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点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政务公开,开通市长热线,公布市政府领导以及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号码,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市民营经济新增注册资本、实现税收年均分别增长35%、51%。不断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五年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年均增长40.3%。2005年外贸进出口额可达14.3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9.6%;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3.6亿美元,年均增长31%。五年累计输出境外劳务61000多人次,年均增长71%。全市开发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新建滨海、响水两个化工集中区,预计2005年12个重点开发区、2个化工集中区实现业务总收入48亿元,财政收入9.6亿元。三、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市区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开展城市建设综合整治,实施绿化会战、市区道路改造等建设工程,市行政中心顺利搬迁,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县(市)城和中心镇村建设,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5.6%提高到42%。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通盐城至韩国首尔国际包机和盐城至广州、温州航班,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客货运,大丰港试通航,宁靖盐高速、沿海高速盐城至南通段建成通车,盐淮高速、沿海高速盐城至连云港段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建成沿海等级公路,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正逐步形成。东台、大丰两个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淮河入海水道、新洋港特庸段拓浚、海堤达标、城市防洪等一批水利重点工程顺利实施,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省科技先进市”和“全省教育先进市”。全市五年累计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300多个,火炬计划项目100多个,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300多个,全市科技进步在农业和工业中的贡献份额分别达55.4%和38.5%。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