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不定期清查(non-periodiccheckingmethod)事先并无具体规定清查的时间,而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对有关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所进行的临时的清查。不定期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适应条件不定期清查都是为了特定的目而进行的。一般适应于四种情况;(1)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保管人员变更时,要对其负债保管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进行清查、核对,以明确各自的责任。(2)发生自然损失和意外损失后,要对受损财产进行清查,以查明损失情况。(3)上级主管单位、财政部门、银行及审计部门进行检查和审计时,应根据需要,依检查的要求和进行清查,以验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情况性。(4)会计主体隶属关系改变时,要对所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货币资金进行清查,以摸清家底。簿记(bookkeeping)会计人员运用有关记录和核算的基本原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的总称。簿记属于会计发展的初级形式,在13世纪的意大利,已在商业活动中广泛应用。在我国,簿记一词最早见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当时称账簿为簿账,簿记就是记账。后来,簿记又被作为会计和会计核算的代名词使用。簿记按期采用的记账方法不同,分为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按其源头不同,分为中式簿记和西式簿记的称谓。单式簿记是“复式簿记”的对称,指采用单式记账法的簿记。其主要特点是:(1)平时记载现金收付及各种往来账户,而不涉及财产的增减与损益;(2)期末采取实地盘点和估价的方法编制财产目标;(3)确定本期损益的形式是以期末财产总值减去期被财产总值。单式簿记在欧洲中世纪之前和我国明代以前曾普遍采用。复式簿记是“单式簿记”的对称,指采用复式记账法的簿记。其主要特点是:(1)对每笔会计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反映,并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2)定期或不定期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3)期末根据实地清查各项财产的盘存清单与实相符。复式簿记产生于公元13世纪的意大利,现被世界各国会计实务广泛采用。中式簿记是“西式簿记”的对称,指我国历史上传统的记账、算账方法体系。其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天官篇》有“岁会”、“月要”、“日成”的叙述;两汉时出现名为“簿书”的账册;宋元以后,吏办理报销或移交时编制“四柱清册”,簿记方法初具规模,以后传民间,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中式簿记体系。早期的中式簿记,多为单式簿记。明清后,出现具有复式簿记性质的“龙门账”、“天地合账”;19世纪未受西式簿记影响,进一步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徐水祚等提倡“改良中式簿记”,因其不能适应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的要求,建国后逐渐被淘汰。其主要特征是:(1)实行现金收付记账法;(2)采用上收下付直栏式账页,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计算标准,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3)账簿不印页数,使用“过”、“入”、“两讫”、“平”、“销”等戳记,表示过账和结账;(4)将存项(各项财产总额)减去欠项(各项对外欠款总额)计算损益,存欠相抵的长途或短少,便是盈余或亏损;(5)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一般是先登记流水簿,继而过入誊清簿和分类簿;(6)分类簿设有资本、生财、存货、往来等账户;(7)月终,分别结算前期结转、本期共收、本期共付、本期结存,据以编制成表。西式簿记是“中式簿记”的对称,指西方各国的记账、算账方法体系。早期的西式簿记,多为单式簿记。1494年,意大利学者卢卡.巴其阿勒在具《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最是论述簿记的世界名著中,系统地总结并提出复式簿记理论。清末,西式簿记通过日本传入我国。其主要特征是:(1)实行借贷记账法;(2)发生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凭证,并以此作为记账依据;(3)设置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4)一般先根据凭证登记日记账,继而过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5)要,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表,进行试算,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6)计算损益的方法主要是收入和费用相抵;(7)各账户的结算采用“”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这一计算公式。财产清查(physicalinventory)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确定各项实有额同账存额是否一致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基作用有五:(1)确定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实有数,查明账存额与实存额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以便及时调整账面记录使账存额与实有额一致,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和可靠;(2)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3)查明各项财产物资有无挪用、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