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章传动系概述第2章传动系概述2.1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2.1.1传动系的功用及类型2.1.2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功用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主要由液力机械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基本的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具体的功用:为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减速增矩。实际中汽车的车速需要在很大范围内不断进行变化,这就要求汽车驱动力和速度也有相应的变化范围。传动系统中的主减速器和变速器能满足上述要求。(2)实现汽车倒驶汽车除了前进以外,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倒向行驶,而汽车发动机是不能反向旋转的,因此必须在变速器内设置一个倒档。具体的功用:(3)中断传动起步前,必须切断发动机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以便起动发动机。在变换传动系统档位和对汽车进行制动之前,也有必要暂时中断动力传递。为此,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装设——离合器。此外,为使在汽车长时间停车或在发动机不停止运转下切断动力,在变速器中设有空档。具体的功用:(4)差速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左右两侧车轮在相同的时间内滚过的距离是不同的,如果两侧驱动轮用一根刚性轴驱动,则汽车转弯时必然产生车轮相对于地面的滑动现象。所以,在驱动桥内装有差速器,使左右两驱动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系指轮毂数)来表示。普通汽车多装4个车轮,常见的驱动形式有4×2、4×4;重型货车多装6个车轮,其驱动形式有6×6、6×4和6×2。此外,也有用汽车车桥总数×驱动车桥数来表示汽车的驱动形式。2.2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2.2.1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一般将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到后驱动桥壳中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特点:除具有发动机散热条件好、操纵简便等优点外,在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传动系结构简单紧凑,整车质量小,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好,大多数轿车采用这种型式。但这种型式上坡时,前轮附着力小,爬坡性能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前轮载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所以豪华轿车一般不采用,而是采用传统的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前置前驱动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如图2-2)和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图2-3)图2.3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示意图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布置在汽车后部后驱动桥之后,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布置特点:这种布置型式便于车身内部的布置,减小室内发动机的噪声,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操纵机构较复杂,维修调整不便,一般用于大型客车。如图2-4图2-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示意图5.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4WD)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前后车轮都为驱动轮。为了将发动机传给变速器的动力分配给前后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增设了分动器,并相应地增设了从变速器通向分动器、从分动器通向前后驱动桥的万向传动装置。因前驱动桥又是转向桥。所以左右两根半轴均分为两段,并用万向节相连。由于所有的车轮都是驱动车轮,提高了汽车的越野通过性能,这是越野汽车采取的布置型式。如图2-5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图2-5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示意图2.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2.3.1牵引力的产生2.3.2汽车行驶的阻力③上坡阻力:上坡阻力是指汽车上坡时,由于汽车重力和坡度所引起的阻力,其大小与汽车总质量和道路纵向坡度角有关。④加速阻力:加速阻力是指汽车在起步和加速时由于惯性所引起的阻力,其大小与汽车的加速度和汽车的惯性质量有关。案例评析案例评析综合思考题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