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法部分.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法部分.pptx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法部分.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鉴定培训劳动法部分本章思维导图本章目录法或法律(二)劳动法的定义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含义和特征(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三)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案情分析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三方原则”体现)3、物质帮助权原则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法的渊源:法的源头、法的源泉。(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除上述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还有以下类别: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2、劳动(雇佣)合同3、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按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4、习惯法5、法官法或判例法四、劳动法的体系(二)按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划分,可以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1、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2、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3、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4、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5、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劳动关系法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和无劳动行为能力人。1、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2、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①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特殊工作)②女性劳动者(女性禁忌或生理不适合的工作岗位)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从事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的职业)④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特定的职业或岗位、工种)⑤部分被依法限制行为自由的人(因违反某些规则,被依法限制的)3、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经过有权的机关批准,文娱、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可以挪用的未成年人除外),以及完全丧失劳动行为的残疾人等。各类劳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用工权利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工权利和承担用工义务的资格。用工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用工权利和承担用工义务的资格。用人单位的用工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通常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由其职能部门代理行使。(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二)劳动法律关系内容案例1:某地一玩具厂,强迫数10名民工在有毒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每天劳动达14个小时,且不与工人签订合同,工人只要要求支付加班工资,便被施以拳脚.侵犯的权利:1.“有毒气体”:侵犯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2.“每天劳动14个小时”:侵犯休息休假的权利.3.“不支付加班工资”:侵犯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4.“对工人施以拳脚”:侵犯生命健康权(即其他劳动权利).案例2:某宾馆开业前录用30名职工,进行了为期两月的培训。职工在正式上班后,单位为他们缴纳了医疗、养老等保险金。单位同时规定,每人每天上班5小时,无周休息日。案例分析: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包括体现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物质利益性质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劳动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产生:合法事实,双方意思表示;变更、消灭:一般为合法事实,双方意思表示,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可是单方意思以及违法行为或事件。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