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职学校发展难题⑦-丢掉“学会生存”中职教育优势何在.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破解中职学校发展难题⑦-丢掉“学会生存”中职教育优势何在.doc

破解中职学校发展难题⑦-丢掉“学会生存”中职教育优势何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破解中职学校发展难题⑦丢掉“学会生存”中职教育优势何在刘景忠,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刘景忠学会生存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中职生比大学生抢先一步学会生存,恰恰是中职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丢掉了这一优势,中职教育就丢掉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只能永远处于弱势地位。什么是真正的职业教育?许多教育家都对此做过较为精辟、全面的阐述,比如,黄炎培先生所说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就是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在回答什么是职业教育时,黄炎培先生进一步说:“凡用教育方法,使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对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定义”我是这么理解的:第一,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因此必须用“教育”的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技能或“速成培训”;第二,通过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活的供给”,即我们所说的取得收入,能够养活自己;第三,受教育者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也即不仅“有业”而且“乐业”,与我们所说的敬业爱岗相类似;第四,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基于对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定义”的理解,我认为,中职学校要培养的应该是“学会生存,能够就业,热爱工作,服务社会”的技能型劳动者。也许有人觉得,对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这一定位起点偏低、立意不高,而我认为这恰恰是中职教育办学定位的一种回归。“学会生存,能够就业,热爱工作,服务社会”这四句话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其排列顺序不可倒置。让学生学会生存是中职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学生有了学会生存的意识和本领,方能够顺利就业;学生通过学会生存的教育和实践,才能深知生活的艰辛,明了劳动的意义,享受劳动的快乐;而一个快乐的劳动者,正是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1.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职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当同龄人沿着读高中、考大学的道路继续前进时,他们来到职业学校,这就意味着他们初中一毕业,就面临着“职业”问题。说得通俗一点,他们要面对的“前途”是,三年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养活自己、能不能生存下去?因此,不能将基础教育的一些理念生搬硬套地移植到职业学校来,因为它们和中职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吻合度不高。比如,中小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但对中职生提出树立远大理想的要求是否合适?我倒以为,中职生的理想不妨“近”一些、“小”一些,这才符合他们的实际。但同时也不排除少数中职生志存高远,有“闯出一片天地”的鸿鹄之志。2.面对中职生的特殊性,让学生学会生存成为中职教育第一要义。尽管学会生存对中职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不能奢望,当处于未成年时期的中职生面对“能不能生存下去”这类问题时,会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豪迈情怀;我们也不能奢望,当面对生存压力时,中职生会为了谋取一份工作而自觉地提高素质、苦练技能。因为中考失败的阴影还在他们的脑海里盘旋,被动地来到职业学校后,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因而,当学校谈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时,当教师谈到专业技能、就业岗位时,他们的表现是迷茫的、找不到感觉的。尽管如此,从新生进校伊始,就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将学会生存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仍是中职教育正确的选择。学会生存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学生的暂时不接受,学校如何以学会生存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正是我们要破解的中职学校发展难题之一。3.让学生学会生存,是必要的、必须的。学会生存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或者比较好地生存)的能力。这一概念既可以广义地理解,也可以狭义地理解。广义地理解,是指一个人适应生活的能力包括生活环境、条件、氛围等,狭义地理解,也可以是指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适应能力,比如能否挣到钱养活自己等。对中职生来说,我主张用广义的理解更为恰当。比如,中职生能不能处理好职业学校的人际关系、能不能适应与不同地区的人打交道、能不能迅速适应没有高考压力的职业学校生活、能不能适应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系部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所有这些,我觉得都是适应能力也即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从这里入手,帮助学生逐渐适应职业学校环境,适应命运对自己的安排,正是生存教育的起点和切入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能比较迅速适应职业学校环境的学生,正是那些独立意识较强的学生。反过来说,凡是独立性较强的学生,无论到了什么样的新环境,都会比较快地融入进去。能否比较快地融入新环境(无论自己是否喜欢),恰恰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黄全愈先生认为,生存能力具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