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上传人:宜欣****外呢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向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展示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响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建立(1)概况:男子:长袍马褂→西装→__________;女子:__________。(2)特征:__________,土洋并存。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概况: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____、连衣裙。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________、干部装。(2)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1)概况:新式新款层出不穷。(2)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向开放。4.变化的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拨云见日]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一、餐饮方面1.中餐——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2.西餐传入:1840年鸦片战争后。二、建筑方面1.传统建筑:北方流行以_________为基础的居住大院。2.中西合璧:南方大城市则出现了中西合璧的__________。3.新式住宅:京、津等地开始出现“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三、习俗风尚的变革1.中国旧时期比较落后的风俗:__________、土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2.旧风俗到近现代的变化: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1.概况(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所取代。(2)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汽车、电车也日趋重要。(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__________比较显著。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3.先进的交通工具:轮船、火车、__________。4.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1)发展速度较快。(2)__________。[归纳拓展]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有:(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3)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4)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阻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1)近代中国政治腐败、交通缺乏资金、技术。(2)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的严重阻碍。(3)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交通。(4)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1.邮政通信的发展(1)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驿站、民信局。(2)发展:________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①1877年,福建巡抚__________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__________年,创设无线电报,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__________年,电话传入中国。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__________。[巧学巧记]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归纳为“一、二、三、四”(1)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2)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3)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4)四种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出现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2.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__________》,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满足了__________消遣娱乐的需要。(2)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结合。[归纳拓展]近代报刊的特点、影响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2.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__________的发展历程。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①__________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②__________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