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会计主体核算时所采用的作为会计计量基本尺度的记帐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狭义的外币一般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包括各种纸币和铸币。广义的货币是指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能够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在编报货币确定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非编报货币,都被统称为外币。二、外币折算和外币兑换外币兑换是指把外币换成货币,把本国货币换成外币,或不同外币之间互换。三、外汇、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一)外汇:是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二)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是指实现不同国家货币之间兑换的场所。外汇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1、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方法和间接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我国是采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英国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是采用间接标价法。2、汇率的种类1)按外汇经纪银行的角度,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2)按固定与否,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3)按外汇买卖成交期,可分为即期汇率和市场汇率。4)按管制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5)按会计处理角度,分为记帐汇率、帐面汇率、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四、汇兑损益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各外币帐户、外币报表的各项目由于记帐时间和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帐本位币的差额。汇兑损益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和外币报表折算汇兑损益。外币交易损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实现可分为已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和位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已实现外币交易损益是指外币交易事项的发生和结算在本期内全部完成,未实现外币交易损益是指外币交易事项的发生和结算未在本期内全部完成,由于交易发生日和会计报表编制日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第二节外币交易会计一、单项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一)单项交易观:即认为外币交易的发生和以后结算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该交易只有在清偿有关的应收、应付外币帐款后才算完成。二)两笔交易观:即认为外币交易的发生和结算应作为两项相互独立的交易处理,该交易在结算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折合成记帐本位币的差额,不应调整原来的成本或收入,而应作为当期损益的一个明细帐户单独设立“汇兑损益”进行反映。三)汇兑损益的处理原则1.企业外币兑换、外币交易中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在“财务费用”账户货单设“汇兑损益”账户列支。2.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等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可按有关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在这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3.企业为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4.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终止清算期间发生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5.企业接受投资时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企业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外币投资,发生的汇兑损益应暂时计入资本公积,待到对该投资进行处置时,再将其转入处置当期的损益中。我国采用的核算原则:a.接受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要按规定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主要内容是:对于实收资本账户的折合,有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算;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出资额时的汇率折算,对应的资产账户均应采用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算。由于资产账户与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所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差额,计入资本公积。b.除接受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要按规定汇率折算外,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采用的折算汇率应为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为简化核算,企业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月月初的汇率。c.期末应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或称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按期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期末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按此汇率折算前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期末调整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以资产负债表日市场汇率折合外汇为记账本位币。二、外币交易会计的记帐方法外币交易会计的记帐方法一般有两钟:外汇统帐制和外汇分帐制。一)外汇统帐制:是一种以本国货币为记帐本位币的记帐方法,即以人民币为记帐单位来记录所发生的外汇交易业务,将发生的多种货币的经济业务,折合成人民币加以反映,外币在帐户上仅作辅助记录。1、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逐笔结转法和集中结转法逐笔结转法:是指企业对每一笔外币业务,均按业务发生日市场汇率或期初汇率入帐,每结算一次或收付一次,依据帐面汇率计算一次汇兑损益,期末再按照市场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期末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当期汇兑损益。在这种方法下,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增加采用企业选用的市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