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2.能用简单的“水可以……”的句式大胆表述观察的结果。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自制录像片:我们的一天。2.饮料若干、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活动过程1.谈话导人:提问:刚才你们出去跑步、拍球,口渴了吗?怎么办?2.一边喝水,一边听故事《小猪变干净了》。思考:水除了可以喝、可以洗澡,还能干什么?3.观察发现:放录像片:我们的一天。(可自摄于园内)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4.谈话讨论(1)语言游戏:用“水可以……”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2)拓展内容:说说自己喜欢水的哪些活动、游戏?你们是怎么玩的?5.寻找需要水娃娃帮助的物品。如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活动延伸幼儿讨论: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活动反思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同时要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就能得到创新精神,得到实践能力。我班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以前他们对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过老师教育他们知道了水是宝贵的,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资源。通过浇水护花行动,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爱护花草树木了。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装水活动中,感知水的特征。2、通过操作,知道物体的沉浮现象。3、乐意参加玩水活动,积极进行探索。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⒈给瓶子装水:塑料瓶若干,几种装水的工具如:漏勺、勺子、碗、漏斗⒉物体沉浮:盆子里装好水,各种物品如:塑料瓶、积木、泡沫、石头、硬币、积塑、各种水果等指导要点:⒈建议将该区游戏放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方便孩子倒取水。⒉准备几盆水,让孩子用提供的装水工具试一试给塑料瓶装水,看看怎样可以把瓶子装满水。⒊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塑料瓶、积木、泡沫、石头、硬币、积塑、各种水果等,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积累初步的经验。活动过程:一、介绍区域中提供的各种材料二、提出探索的要求⒈分成两组进行探索。(装水、沉浮)孩子们自主选择,探索操作完可自由交换。⒉装水要求:把瓶子装满水。⒊沉浮要求:看看这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怎样?三、观察指导孩子的操作探索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⒈装水活动:直接用瓶子装水可以吗?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把瓶子装满水吗?怎样可以很快装满水?⒉沉浮活动:先猜一猜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分一下类)然后实践一下,再分类。四、交流操作探索的发现讨论:你有什么发现?你用什么方法装水的?哪些东西从沉下去?哪些东西浮在上面?活动反思:⒈孩子们对操作本身很感兴趣,能够专注地进行探索,对每一种材料都有兴趣,过程中也能动脑筋想各种办法,老师观察指导时的'提示语能够促使孩子有目的地操作和探索。⒉用几种工具搭配装水,小班孩子还不太能主动发现,他们往往都选择单一的一种工具进行,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示。⒊沉浮活动中,由于提供的材料较多,又没有记录,所以孩子们对自己的操作发现很容易就忘记,建议可以设计一张简单的记录表,尝试用贴图片的方式进行记录。科学活动教案篇3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动手摸一摸带来的乐趣。2、初步了解物体具有软和硬等特征,学习用语言表达对物体的认识和感觉。3、能用手摸一摸感知物体软硬的特征。活动准备:1、每人1个小布袋,袋口是有松紧的,便于手伸入其中。2、每人的布袋里分别装有软硬不同的物体,如:玩具娃娃、积木、海洋球、水彩笔、软糖、海绵、棉花团、软糖、橡皮球等。3、2只小动物玩具(其中1只是长毛绒的软软的小猫,另1只是木头或塑料做的硬硬的恐龙)作为归类的标记,分别放在两只筐边。活动过程:1、情境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创设“神奇的口袋”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魔术团里有一位神奇的老爷爷,老爷爷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想看一看吗?(2)引导幼儿猜测口袋里的物品及其特征。教师:口袋里会有什么?不用眼睛看,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有哪些东西?(3)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教师:摸了之后的感觉怎样?会是什么东西呢?2、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1)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一抓、捏一捏,说出自己的感觉。(2)鼓励幼儿用“好像”或“可能”等词语,大胆地说出自己摸到的物体。教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