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凹陷的X线、CT、B超表现及病理对照(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78 大小:6.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胸膜凹陷的X线、CT、B超表现及病理对照(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胸膜凹陷的X线、CT、B超表现及病理对照(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胸膜凹陷的X线、CT、B超表现及病理对照(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胸膜凹陷的X线、CT、B超表现及病理对照胸膜凹陷征(Pleuralindentation)又称胸膜尾征、兔耳征等,是周围型孤立性肺肿块常见的X线和CT征象之一,本文通过58例具有胸膜凹陷征的肺周围型孤立性肺肿块的X线、CT、B超、病理对照以探讨胸膜凹陷征对鉴别肺周围型良、恶性肿块的价值。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本所及肺部肿瘤研究所4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胸膜凹陷征的肺周围型孤立性肿块样病变58例,其中肺癌39例,结核球19例。病灶大小2~4cm,所有病例均由X线或CT定位发现,然后进行B超检查。手术肺标本用Heitzman法充气固定,然后摄标本软X线片,并作石蜡包埋,HE染色,病理切片。2结果在X线及CT表现上,胸膜凹陷征的形态在影像切线位上常见于两种表现:①“V”形幕状影,其基底部呈三角形与胸壁相连,宽约1~5cm,尖端指向肺内病变,长约0.5~2cm;②线状影,一条或多条,一端与病变相连,另一端与胸壁相连,长约1~4cm、宽约1~3mm,有作者报道胸膜凹陷征可表现为星状阴影,此影像在体层片上易显示,在我们的材料中出现率较低,通过病理对照,我们认识到:此种星状影是胸膜凹陷的正面投影,应归在“V”形幕状影中一并讨论。58例周围型肺肿块样病变胸膜凹陷征的X线、CT分析结果,相应的B超及病理表现分别于表1、2、3。表158例肺内肿块型病变胸膜凹陷X线、CT分析部位V形幕状影(例)线样影(例)CTX线+断层CTX+断层肺尖2725侧胸壁11111717前后胸壁8263纵隔胸壁111022212625X线CT共发现2536肺癌n=391923肺结核球n=19613统计χ21.460.48(CavsTB球)P>0.05>0.05(1)表1示“V”形幕状影25处,线状影36处,共计61处,其中3例病例既有“V”形幕状影又有线状影。(2)CT发现“V”形幕状影22例,逐一测量CT值,有3例呈水样密度,此3例在CT表现上为宽基底的“V”形幕状影,均为肺癌,但与结核球间无显著差异(χ2=1.0,P>0.05)。表2X线、CT显示“V”形幕状影时B超表现及病理改变B超表现病变统计(CavsTb)病理改变统计(CavsTb)Ca(n=39)Tb(n=19)χ2PCa(处)Tb球(处)χ2P肺表面(脏胸膜)“V”形改变1517.04<0.01脏胸膜不增厚呈“V形凹陷”(21)(1)9.67<0.01胸膜呈锥形增厚22NS*肺内纤维间隔网增生伴局部胸膜增厚粘连(3)(4)3.43>0.05胸膜增厚中断13NS并增厚(2)(3)胸膜受侵NS186(26)(8)回声类型低均匀151“V”型凹陷胸膜内有液体增强不均匀35胸膜增厚呼吸移动有151脏、壁胸膜间无粘连无25脏、壁胸膜间有粘连*NS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表3X线、CT影像为线状影时B超表现及病理改变B超表现病变统计(CavsTb)病理改变统计(CavsTb)Ca(n=39)TB球(n=19)χ2PCa(处)Tb球(处)χ2P胸膜凹凸不平呈锯齿状750.154>0.05胸膜肥厚粘连(8)同左(7)1.34肺间隔网及幕状短纤维增生>0.05脏胸膜呈浅“V”改变1104.90<0.05脏胸膜凹陷相互贴在一起(17)13.36<0.01胸膜正常66肺间质增生(6)无胸膜肥厚粘连(25)(13)呼吸移动有176脏壁胸膜间无粘连无75脏壁胸膜间有粘连表2、3所示在58例肺肿块样病变中,共发现胸膜凹陷征的病理改变72处,而X线、CT发现61处,其检出率为84.7%,其中形成“V”形幕状影的病理改变34处,线状影者38处。而肺癌具有胸膜凹陷征的病理改变51处,结核球21处。B超能发现“V”形幕状影占X线、CT发现的96%(24/25),而线状影占63.8%(23/36)总的发现能力77%(47/61)。3讨论3.1胸膜凹陷征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典型的胸膜凹陷为脏层胸膜似喇叭样凹向肺内病变。许多作者[1~4]认为胸膜凹陷征在X线及CT上形成“V”形幕状影及线状影,病理上基本见于两种改变:①形成典型的胸膜凹陷;②肺内间质支架纤维组织增生及胸膜局部增生肥厚粘连等。亦有些人[5]认为小的肺不张也是胸膜凹陷征的病理基础。对于典型胸膜凹陷征的形成机理,许多作者[1~5]认为是由于肺部病变内瘢痕形成、牵拉局部脏胸膜呈喇叭样凹向病变,由于胸腔为负压并有生理性液体存在,因此,脏胸膜内凹时所形成的负压空间吸引生理液体,使之聚集。有时凹入的脏胸膜彼此间相贴而张开的喇叭口部分较短,X线、CT影像上仅显示线状影而无喇叭形影。根据Weibel[6]理论,肺间质支架由相互连续的胸膜幕状短纤维,肺泡-肺段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