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单元检测答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三单元检测答案.doc

必修三单元检测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三单元检测答案1、A(洿:wū)2.C(A痒-庠,资-咨,B拨弦,座中C驽→弩D稿→槁,契—)3、D4.C5.D6、C(介词,对、对于)7.C都是名词做状语8.D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9.ABC项的“焉”都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D项的“焉”是语气词。10.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11.A(“因”因该解释为沿袭。)12.A(A项是代词,其余三项是结构助词)13.B(B项中“南”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14.C(A项,“生”通“性”;B项,“受”通“授”;D项,“景”通“影”。)15答案:A(B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山东”,古义为“崤山以东”;今义为山东省D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16.A(A句为“用来……的”BCD句为“……的原因”)17.C解析:C项的“之”是代词,代这种情况。其他三项中的“之”为助词。18.B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D项为否定判断句。19、(B众人:一般的人。)20、D(A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不必:古义是不一定,今义是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C从而:古义是两个词,意思是“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D乐师: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古今意义基本相同。)21、C(C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BD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22、B(A前者“助词的”,后者“取独”。B副词,竟然。C前者“介词对于”,后者“介词向”。D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转折。)23、B(①⑦用在句末,表判断。②⑤⑧用在句中,表停顿。③⑥用在句末,表肯定。④表感叹。)24、D(A取胜。B尽。C超过)25、D(“南”,名词做状语)26、A(3分)27、B(3分)28、B(3分)29、(1)“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大意2分,其中“荒政:饥荒的法令”“恤:体恤”“论:论处”各1分。)(2)(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大意2分;“遇:对待”“矫饰:虚假掩饰”称:“称誉、称赞”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与他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知光州。这一年光州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掠取百姓的粮仓,按照法律要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之后就书面地写进了规章制度,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法律。郭皇后被废后,居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上很是同情怜悯她。在郭皇后被废时,宦官阎文应曾经帮助过皇后,等皇后生病了,文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皇后将死时,有人怀疑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将此事交付给御史,审问调查事情真伪,来消除了天下的怀疑。虽然最终没有这样做,但自此文应做事时,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了,后来文应突然因为放纵专横的罪名被处死了。元昊谋反,朝廷要对西部用兵,授与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探察四面的路的山川地势和艰险程度,回去就说哪一路应该增加多少兵力,哪一路贼兵不会攻打,哪一路应该紧急备战。说到诸位将领才能的长短,全都头头是道,推荐了20多个可以用得上的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当时,边关的部队刚好在好水打了败仗,任福等人战死。当时的韩丞相为主帅,因为指挥失当而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秦州;范文正公(范仲淹)也因为不知道元昊的谋反而与元昊有过书信来往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耀州。王尧臣于是说这两个人是天下的首选,他们忠义智勇,名扬于夷狄,不应该因为小小的缘故就弃置不用。况且任福是因为违背了节度制度而失败战死的,更不能因此而严格地惩罚过他的主将。由于王尧臣的这些言辞没有投合宰相的心意,等到王尧臣其他的奏议到时,就将其中的大多数搁置而不施行。第二年,贼兵侵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了大将葛怀敏,定川就是王尧臣当时指出要紧急备战的地方,因此大家开始认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而以前所搁置起来的奏议,都一一被施行了。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开始用事,请求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三的房屋税以用以国事。令下到了三司而停滞,永和暗地里派人贿赂王尧臣,王尧臣坚持认为那是不可行的。京师多次流传王尧臣的谣言,皇上的左右也经常说他的短处。皇上对这一切都不管不问,而王尧臣也都像以往一样做事。王尧臣处理政事时,遇到有所不同的论议时,一定会反复研究,坚持原则,然后就停止,绝不会坚持己见。在皇上面前,所说到的天下利害很多,而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