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图感培养李海锋(乐平七中江西景德镇333300)【摘要】物理教学中图感的建立和培养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抽象思维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物理图感的培养,把物理图感的培养体现在日常物理教学过程中去。【关键词】初中物理图感培养我们说球员打球有球感,歌手唱歌有乐感,朗诵要有“语感”,受此影响和启发提出物理图感这一概念。那什么是物理图感呢?笔者认为物理图感是对物理空间与图形的直觉和敏锐程度,是在学习物理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领悟物理空间与图形中所隐含的整体性、敏锐性、次序性、和谐性,达到对物理空间与图形的整体把握乃至能够预见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物理图感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为依托,以丰富的物理识图、作图经验为前提条件,是在物理空间与图形理论灵活应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人脑思维中的正确反映。物理教学中图感的建立和培养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抽象思维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物理图感是当前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应在日常物理教学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物理图感,培养学生的物理空间观念。一、走进生活,建立物理图感的整体性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物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物理图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唐-季-乌申斯基曾写到,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物理图感的建立主要不是仅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在现实物理情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物理空间与图形的相关概念,丰富物理图感的建立和整体认识。日常物理教学中要展示丰富的现实物体和教具,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体模型和基本事实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我们想问题的时候总拿出纸和笔来勾勾画画,这是建立物理图感的一大途径。要教会学生把物理问题的个个要素用物理符号表征,或可以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即形象表征,教学生把物理问题“画出来”,建立物理图感。比如声音中的多普勒效应和蜻蜓点水等问题很多同学不理解,那怎样简单推导多普勒效应公式呢?笔者让学生在方格笔记本上简单地画出实验图形,记录模拟实验数据,导出公式。笔者在教学中明确提出物理图感的概念,并有意识的在教学和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图感,进而强化物理图感意识。学生只有明确物理图感的概念和重要性,才会有意识去学习物理图感,也才能将物理图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比如乐音的三要素是同学们普遍熟悉而又容易错误的概念,教学中借助下图四个音叉甲、乙、丙、丁发声时在示波器显示出的声波图形,观察并自己勾画图形后说出其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建立乐音三要素的图感,可以形象地表征出三要素的区别和联系。二、大胆想象,建立物理图感的敏锐性杨振宁说过:“常常有同学问我做物理工作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我想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P:Perception,Persistence,andPower。Perception——眼光,看准了什么东西,就要抓住不放;Persistence——坚持,看对了就要坚持;Power——力量“。我想这个Perception——眼光,在我们初中生脑海里应该就是物理图感吧。教师有这样的体会,读题后能马上浮现物理情景,改试卷时看一眼就知道对错,这就是物理图感的敏锐感。物理图感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想像出图形,由图形想像出实物,进行实物与其图形的转化、语言文字与物理图形的转化、物理图形与数学语言的转化等;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我们都知道想象远比知识重要,知识有涯,而想象能环保整个世界。在物理教学中,考察物理问题、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物理理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图学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测。借助于大胆的猜想,能提高对物理图感的敏锐程度。模型法就是物理图感敏锐性培养的重要方法,比如力和机械中杠杆的学习中,学生由于跷跷板和实验用的均匀木质杠杆的影响,产生了只有直杆和中心支点等错误的思维定势。这时我们老师就特别要教会学生杠杆做为刚性转动物体这一模型思想,强化对任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