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则及计量基础--第6次上课-.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9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会计原则及计量基础--第6次上课-.ppt

会计原则及计量基础--第6次上课-.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2)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1)持续经营的定义◆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3.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的定义◆以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期核算为前提,而不需要等到过程终止。◆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4.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量等计量单位)。◆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二、会计记账基础二、会计记账基础两种记账基础的区别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客观性或真实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有用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3、可理解性(明晰性或清晰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包括下列要求:(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微观可比、纵向可比、企业内部可比)(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宏观可比、横向可比、企业外部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稳健性或保守主义原则)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四节会计方法记账过程第一章小结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