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引进护理保险制度的背景引进护理保险前发生的情况引进护理保险之前,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仅向低收入阶层提供无需个人负担的公共服务。但是,除低收入者以外,对护理的需求也开始增多。然而供给却迟迟不见增加,仍以家属护理为中心。被称为“护理地狱”的家属护理不断出现问题。虐待老人、自杀等成为社会问题。另外“社会性住院”现象导致医疗费增加,这也成为问题。出于护理需要的离职、停职等相继发生。对于与人口老龄化同步急剧增长的护理问题,国民的忧虑在不断加大。→建立有关护理的保险,将护理服务市场化,实现供给的扩大。护理保险制度的概况保险费由65岁以上人口(第1号被保险者)和40-64岁人口(第2号被保险者)来负担。各自负担的金额按照第1号被保险者和第2号被保险者大致所占的人口比例(约1:2),分别负担保险支付费的17%和33%(合计50%)。第1号被保险者的保险费负担目前平均每月为3,300日元,但根据所居住的自治地方和个人的收入状况有很大差异。在各自治地方确定的保险费基准额的基础上,保险费的征收按照收入分为5段(最高为基准额的1.5倍,最低为基准额的0.5倍)。保险费基准额也根据各自治地方的运营状况而存在地区差异。另一方面,第2号被保险者的保险费目前按照工资收入约1.0%的比率收取。公费部分为国家负担20%,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负担12.5%,其余的5%由调整补贴金解决。护理保险中能够接受护理服务的基本上为65岁以上并且被认定有护理必要的需要护理者。需要护理者首先要向承保机构提出申请。随后,派出市町村工作人员和后面提到的护理管理人员(CareManager),根据包括79个项目的调查表对日常生活行动所需时间和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计算机对需要护理程度进行例行判定(初次判定)。但由于通过计算机做出的判定难以对痴呆症等的负担状况作出综合考虑,所以医生作出的意见书也成为判断材料,(在此基础上)承保机构设立的护理审查会将进行最终的判断(二次判定),并通知申请者。通知中将需要护理的认定类别分为不适用(自立)、需要协助、需要护理(1-5)。根据需要护理程度设定可利用服务的最高限额,“需要协助”和“需要护理5”之间的保险支付金差额约为6倍。其后必须编制护理服务计划(CarePlan),即使用护理服务的日程表。通常编制计划的不是本人或家属,而是从市町村分发的一览表中挑选出来的护理管理人员(CareManager)。护理管理人员将根据需要护理者的状况编制相应的护理服务计划,并负责选择护理从业者、委托护理等一系列事宜。表在宅服务的支付限额和使用者个人负担金额可以利用服务的种类分为在宅服务和设施服务两种。除了上门护理(homehelpService)、上门入浴护理、上门看护、上门康复、日托护理(dayservice)、日托康复(daycare)、福利用品租赁、短期入住生活护理(ShortStay)、短期入住疗养护理(shortstay)、家庭疗养管理指导之外,在宅服务还有模仿设施护理型的、适合痴呆者的共同生活护理(grouphome)、入住特定设施者生活护理(收费老人之家、护理中心等)等形式。设施护理包括老人护理福利设施(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老人护理保健设施(老人保健设施)、护理疗养型医疗设施(疗养型病床)三种,三者的医疗性护理程度依次增强。“护理报酬单价”对各项服务每小时的使用费用设定了固定价格,其中10%由使用者个人负担,余下的90%由承保机构支付。取消了对在宅护理行业的准入限制。股份有限公司等可以准入。保留了对设施护理行业的限制。日本护理保险的特征表日本、德国、荷兰的护理保险制度比较对迄今成果的评价表5护理服务设施、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换算为专职)课题护理保险的财政支出规模急速扩大。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现行的改革目前探讨的改革如果在中国引进护理保险制度应该谋求设施护理的充实化。可以探讨允许民间企业参与设施护理行业。需要针对低收入人口制定减免措施。彻底贯彻管理服务质量信息的公开化和审查制度。总而言之,极有可能成为巨大的商机。在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民间市场也有可能步入商业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