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pdf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2023学年八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王老师将某班近三个月跳跃类项目的训练情况做了统计,并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则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男女生5月份的平均成绩一样B.4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一直在进步C.4月到5月,女生平均成绩的增长率约为8.5%D.5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比4月到5月的平均成绩增长快12.若a23a10,则a2的值为()aA.51B.1C.-1D.-53.若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点Qb5,1a所在象限应该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5.下列式子:①3434316;②(3)4(3)337;③32(3)281;④242425.其中计算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甲乙两地铁路线长约500千米,后来高铁提速,平均速度是原来火车速度的1.8倍,这样由甲到乙的行驶时间缩短了1.5小时;设原来火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得方程()500500500500A.1.5B.1.8x1.8xx1.5x500500500500C.1.5D.1.8x1.8xx1.8x7.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为50°,则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D.50°或80°8.下列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9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不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0)B.(1,1)C.(-1,1)D.(-1,-2)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1.如图,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AMMN4,NB2.以点A为圆心,AN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为圆心,BM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连结AC、BC,则ABC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12.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8cm,7cm,13cmB.6cm,6cm,12cmC.5cm,5cm,2cmD.10cm,15cm,17cm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实数81的平方根是_____.14.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__________;15.一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16.一个两位数的数字和为14,若调换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新数比原数小36,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y117.若分式的值为0,则y的值等于_______.y2118.如图,直线a//b,170,232,则3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4),点B(2,4).(1)若点A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分别是点C、D,请分别描出C、D并写出点C、D的坐标;(2)在y轴上求作一点P,使PAPB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0.(8分)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点D,BEMN于点E.易得DEADBE(不需要证明).(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你认为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DE、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此时DE、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21.(8分)某校八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在研究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图形变换时,作了如下研究: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