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元容****少女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及反思《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准备:金鱼卡片、图片、实验器材(鱼缸、金鱼、石头)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朗读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疑导入,启智慧之门。1、揭题: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生:动脑筋想。生:还要动手做做看。对!不但要动脑,还要动手做做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2、学生质疑:(1)课文主要写了谁?(2)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3、解决问一:伊琳娜和朗志万(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随机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激发探究读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3、检查生字情况(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3)识字游戏: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b、开火车读。【识字教学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本课识字较少,放手让学生自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自主识字的效率。】4、写字指导。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朗:左边不是良。提、题:两个是的区别。5、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三、解决问题,初步感知课文⑴能解决哪个问题?⑵你还读懂了什么?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聪明的姑娘,她叫?(伊琳娜)2、出示伊琳娜笑脸图,同学们记性真好!为奖励同学们她还带来了神秘礼物呢!3、出示金鱼字卡,复习生字。齐读——开火车读二、品读课文,突破重点1、引入:看到你们读得这样好,伊琳娜一定很高兴吧。出示伊琳娜撅着嘴巴生气图。咦!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质疑)2、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3、带着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顺着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探究读文,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感悟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后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更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4、交流(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①“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②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③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5、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1)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2)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5、实验(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7、郎志万真的哄骗小朋友吗?伊琳娜听了科学家的话又?(高兴的笑了)(1)出示笑脸图(2)默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3)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8、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9、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此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可以当记者进行采访,同时建议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三、拓展文本,回味升华1、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先说,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