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濁水溪流域之地形東高西低可分為三個區域(1)先第三紀及古第三紀變質岩區,位於水里以東直至濁水溪上游,為一變質岩區,岩性以石英岩及板岩為主(2)新第三紀之砂頁岩層區,分布於水里以西至竹山及草嶺一帶(3)第四紀之沖積層及紅土層區,竹山及草嶺以西屬之。本流域內之崩塌地計有5355處,崩塌面積約10,159公頃,約占流域面積3.25%。研究方法-崩塌影響因子研究方法-資料處理本研究分析流域空間是否發生崩塌,若是,則反應變數定義為「1」,否則為「0」,因此分析之反應變數屬於二元之分類變數。本研究即採對數線性模型的一種特殊形式-Logistic迴歸模型(GregoryC.O.andJohnC.D.,2003)結果與討論-Logistic迴歸模型採用最大概度估計法(maximumlikelihoodestimation,MLE)本研究選擇顯著水準α=0.001,並採用Wald檢驗W為Wald統計量,SE為迴歸係數估值之標準差在虛無假設(nullhyperthesis)為真的條件下,則單一變數之Wald統計量為自由度等於1的漸近x2分布。的x2臨界值為10.828,本研究對流域空間隨機抽樣之樣本規模為137,589個觀測值,其中屬於崩塌之個案計有68,845個,未崩塌之個案有68,744個。Logistic迴歸模型係建立崩塌事件對數發生比(ln(p/1-p))與各項影響因子間之關係,此一模型推估之發生機率被限制於0與1之間,機率數值愈接近1,表示預測崩塌發生之可能性愈大由崩塌機率圖,以等間隔(equalinterval)法將崩塌機率分為「低潛感」、「中潛感」、「高潛感」及「極高潛感」建立崩塌影響因子(包含地質、高程、坡度、坡向、水系)與崩塌發生比之關係,進而推估流域空間之崩塌機率及繪製崩塌潛感圖。由迴歸係數的大小,即可判斷各因子對崩塌影響的重要程度的差別。由預測崩塌發生機率的大小,本研究將濁水溪流域區分為「低潛感」、「中潛感」、「高潛感」、「極高潛感」等四個崩塌潛感等級。其中後面二個等級涵蓋實際崩塌面積達79.83%,顯示本模式對於濁水溪流域崩塌之發生具有將近八成的預測能力,爾後更可以利用此一崩塌潛感圖之資訊對當地之災害風險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