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优秀教案(十篇).docx
上传人:涵蓄****0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弈》优秀教案(十篇).docx

《学弈》优秀教案(十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弈》优秀教案(十篇)《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懂得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切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3.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习得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温故知新1.课前游戏:反义词接龙。要求:用词不能重复。专心致志——(预设:三心二意——心一意一心不在焉——心无旁骛——心猿意马——全神贯注——见异思迁——聚精会神——魂不守舍……)2.能对几句经典吗?不以规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3.这些都是谁的名言?(板书:孟子)它们记载在——(补充板书:《》)加没加“《》”意思一样吗?谁对孟子有了解?请介绍。4.今天,我们将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学弈》,刚才提到的成语“专心致志”就出自于这篇课文中。5.认识“x”吗?它就是古篆体字“弈”,一起写一写。(板书:弈)“弈”下“廾”部,表示两手拱起。那么,这两个人面对面在干什么呢?(结合插图认识围棋)6.课文的题目是一(板书“学”,齐读课题)“学弈”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疑,思之始,学之端。”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两千年前的课堂,去看一看古人是怎样上课、学习的。二、初读感知,读准读通1.谁能读一读课文?(评读)2.老师也想试试,请大家点评。(出示标注了断句符号的课文,师范读。)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除了读,我们还知道哪些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提示:查资料,看插图,查字典,问别人,对照译文等。)4.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并对照译文读懂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或需要提醒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讨论。5.全班交流。(1)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正音:诲、惟、缴、为、弗,识记字形。指导正确断句。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交流:你还有哪些不会读,或想要提醒的地方?(2)全文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事?(3)指导朗读全文。(指名读一评读一自由练读一指名读一齐读)三、精读理解,读懂读会1.逐句对译,读懂每句话。2.对号入座,理解重点字词。师:有没有发现,文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多?(出示“之”及“之”字的几种解释)你能说出文中每个“之”字的意思吗?师:就像这样,标出自己感兴趣的字词,编上序号,再在译文中标注解释。译文中找不到解释的,可查字典批注。(预设:弈秋、鸿鹄、弗若、善、者、使、惟、援、缴、为、然。)3.小结:点(字词)面(句段)结合学古文,能把古文读得更明白,学得更扎实,有益于积累和运用。4.赛一赛,看谁能把课文背下来。四、总结提升,悟情悟理1.大家对课文已经很熟悉了,文中介绍插图的是哪句话?2.从这个“惟”字,你想到了什么?小结:是啊,他为了学棋,排除了一切干扰,专心听讲,潜心研究,勤学苦练,这就叫——(专心致志),而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究能成为一个——(师生合作归纳板书:专心致志有志者学有成)。3.假如这是上联,你能对下联来评价另一个学生吗?(师生合作归纳板书:三心二意无心人弈不精)如果你是这个学生,听到别人这样评价时,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可多元解读,从态度、兴趣、心理、生理等不同角度进行反思、说明等。)如果你是弈秋,你又会怎样评价、教育这个学生?(联系前文《体育颂》,深化主题,加深对“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的体育理念和精神的理解。)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丁丁在“我的视角”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名读“我的视角”。按这个设想,让学生再写一篇故事。)阅读,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有许多新认识、新感受。丁丁肯动脑。也勤动笔,你能不能学习他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改一改、续一续或仿—仿?2.生练笔。指导练笔:不拘。一格、大胆合理地想象当时的情景,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3.交流:把你的想象读一读或演一演。4.再读课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把课文读熟、读美。《学弈》优秀教案二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练习朗读。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2.读课题,解题。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学弈:学习下围棋。)3.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4.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