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自主学习习惯培养_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语文_自主学习习惯培养_初探.doc

初中语文_自主学习习惯培养_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习惯”,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和能力的总称。它具有选择性(个性),反复性和持久性,有时还带有强制性。“自主学习”是在内在动机的自我激励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过程。那么,自主学习习惯就应是在一定兴趣爱好或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动或被动养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不容易改变的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它包括求知意识(兴趣),学习目的(目标),利用和创造条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在“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激活主体意识,开发自主潜能——激活内驱力其实,主体意识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是教师的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培养,而是释放和开发。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二、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合作探讨——学会自主学习。为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在教学条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三步走:课前勤,课中“懒”,课后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主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外,其它文章大多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充当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讨中不断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三、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表情达意,读、写、听、说、思是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形式,学习过程中仅仅深挖教材是显然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面向广阔的语文世界去获取知识,开拓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猎取知识的途径,又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励学习信心——内化学习习惯学习语文的成功,不仅仅在答对几道题,写好几篇作文,这只是技能上的成功,除此之外,还有情感的体验。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会有各种表现,大红的“√”无疑是成功的体现,而老师适时的充满赞赏的目光、动作、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喜悦。学习语文最大的成功在语言的激励,内心真切的感受。因而语文老师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加以表扬和鼓励。“表扬和赞美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适时、适度的一句话,往往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让学生信心倍增,进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学习内化为在自我意识激励和监控下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持久而不易改变的自觉行为。自主学习习惯的内化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必不可少。这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过程。“人越是年青,习惯也就越能很快地扎下根来,但它也能很快地被清除;而习惯本身越长久,要根除它们也就越困难”(乌申斯基)。随着学生知识、年龄的增长,好习惯会逐渐养成,这无疑会给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还须进一步创造条件,抓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等等教育资源,以期达到“不教”的境界,真正授学生以擅捕之“渔”,而非仅仅是可供食用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