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规划-(布袋+双碱法).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规划-(布袋+双碱法).pdf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规划-(布袋+双碱法).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t/h锅炉脱硫除尘技术方案环保有限公司1.概述1.1项目概况工厂现有锅炉房现有4燃煤锅炉一台,原有水浴除尘器1台;根据现有环保要求现需要新建配套脱硫设备以使锅炉排放烟气的二氧化硫含量符合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关排放标准。1.2标准要求执行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最新排放标准,并考虑未来环保指标在提高上留有余量发展。2设计参数及依据2.1适用情况本方案设计适用的锅炉为:燃煤、燃烧木梢和二者混合使用的,并使用强制通风的锅炉。产生的烟尘由标准高度和口径的烟囱排放。2.2抽风量设计根据锅炉的配套风机的参数选定处理风量:1吨锅炉:5000m3/h;2吨锅炉:8600m3/h;4吨锅炉:12000m3/h;6吨锅炉:21000m3/h;10吨锅炉:33000m3/h。3设计排放标准3.1本方案设计锅炉的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的二类区II时段标准。具体指标见表3-2。表3-2(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标准区域类烟(粉)尘浓度SO烟气黑度(林烟囱最低允2别mg/Nm3mg/Nm3格曼级)许高度(米)1吨252吨30二20090014吨356吨3510吨404处理工艺4.1要求达到的废气净化效率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4.2处理工艺根据大多数锅炉使用企业的现场情况,产用一级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和一级旋流板吸收塔双碱法脱硫的二级除尘脱硫工艺,治理工艺简图如下:锅炉炉气箱脉冲袋风机旋流板吸收烟囱废气式除尘器塔排放水泵双碱法循环水池4.3工艺特点产用一级袋式除尘器除尘,去除烟尘,保证烟尘排放浓度在20mg/m3以下,使烟气中仅含有二氧化硫和及少量可忽略不计的烟尘,再经过高效的旋流板吸收塔脱硫去除氧化硫,众所周知,旋流板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并随板塔级数的增加而增加。4.4双碱脱硫法技术特点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4.4.1、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的脱硫除尘器。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来达到烟2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除尘设备的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先溶解于吸收液中,2然后离解成H+和HSO-SO(g)SO(aq)(1)322SO+H2OH++HSO-2H++SO2-;(2)233式(1)为慢反应,是速度控制过程之一。然后H+与溶液中的OH-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促进SO不断被吸收溶解。2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2NaOH+SONaSO+HO2232NaSO+SO+HO2NaHSO23223脱硫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再生池内用另一种碱,一般是Ca(OH)进行再2生,再生反应过程如下:Ca(OH)+NaSO2NaOH+CaSO2233Ca(OH)+2NaHSONaSO3+CaSO·1/2HO+1/2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