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的主要途径,那么每一位有责任感的老师,都希望把自己的教学做得是真正有效的。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病,如脱离现实生活,使历史事件失去应有的活力,成为单纯的知识,理论观点一套套,讲义习题一张张,学生埋头记笔记,做习题到处抄课本,课堂回答念课本。他们不能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看到新材料、新情景就无所适从。因此探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目前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结合齐健老师、李晓风老师和成学江的专题讲座,就平时的教学感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取向。正如成老师所讲,首先必须要明白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它的价值功能。从根本上讲,历史教育的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知道以史为鉴服务人生的目的,否则的话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没法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李晓风老师所说,说得具体一些的话,就是现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要特别强调学生活动,特别强调学生课堂上自主性,但又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在教师引导之下,通过一些推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的思维,推出一些重要的结论。而历史学科则需要教师把完整的历史史实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感知,然后我们再通过这些过程来思考历史的规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讲座中列举的评价秦始皇的例子,教师就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引导、点拨,不至于使局面失控。创设情境,大胆选材。情景的导入和创设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的感悟历史知识,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力,对于课程目标的达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在不同的环节设置情景,角色互换。由于新教材内容较前有较大变化,还要敢于取舍,大胆选材,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学生需求,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至于出现讲座中《义和团运动》这一讲课案例。注重学生从点到面的能力提升。其实我们的历史教学如果真的要达到一种有效的话,我觉得应该追求两个层面上的有效:一个层面有效是你这一堂课讲得非常成功,另一个层面有效是你一个历史时间段的教学也非常成功,让学生不会出现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棵一棵树描述得非常好,然后这个树林什么样的没看见,不知道的这种情况。这需要教师深厚的知识功底,引导学生去探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体系,运用图示、表格、知识框架等方法理解感知,继而上升为能力。活学活用,教活历史。李大钊曾经提出:“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他说:研究历史,就是整理史实寻找它的正确的证据,理解史实寻找出它进步的真理。可见历史是有生命的。其实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历史,都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东西,然后又把它提取出来,实际上已经赋予它生命力了,正是它的生命力,才能够激发人们去研究历史、探讨历史,因而也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学活历史,用活历史,教活历史,借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紧扣课标要求,搞好三维目标设计。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成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别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实施和达成度,是有效性课堂教学中间首先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些,都要围绕课标,突出历史学科特点,搞好三维目标设计,也就是搞好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设计,其中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关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和坚定的改革信念。不难看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这次培训,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契机,开阔了知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以前未知的知识。以上是笔者观看了专题讲座后不成熟的看法,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