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科学活动大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善于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2.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活动准备:扇子、纸、电扇、电吹风、吸管、打气筒、气球、矿泉水瓶、小风车、有关"风"的课件。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1(播放"风"声的录音)听听,是什么声音?提问:平时,你们是怎么知道有风的?风来了,身边的事物会怎么样?2.探索风的成因。(1)想一想,试一试:怎样能产生风?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在脸旁扇扇,有什么感觉?想要风更大些怎么办?(用力扇动两手)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2)除了用小手扇动空气产生风外,还有什么方法使风儿出现?出示各种材料,幼儿动手实验。你是怎样利用这写材料使风儿出现的?(3)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3.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1)你喜欢风吗?为什么?幼儿讨论。(2)观看课件,了解大小不同的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及害处?教师小结: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传播种子;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可是有时风生气了就会做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引发沙尘暴……这样的风很可恨。(3)可是风儿为什么会生气呢?怎样才能不让风儿做坏事?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4.游戏:风来了。幼儿想象自己是某样物体,如:衣服、树枝……,根据教师所提的风的大小的要求,如"微风来了"、"中级风来了"、"大风来了"等,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变化。5."风车转转转"。幼儿每人一个风车,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科学活动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米的科学方法。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米、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米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米?2、幼儿第一次运米。(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米,并记录运米的总次数。(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米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米,为什么次数不一样)(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米: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米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3、幼儿第二次运米,验证。(1)统计运米次数(2)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米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米。(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米,运的次数会怎么样?(2)幼儿操作(3)统计数据(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5、延伸游戏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米,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科学活动大班教案3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光透过物体后的变化现象探索兴趣。2、通过操作,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并尝试用符号记录。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活动准备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糖纸、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及各种玩具;记录图表、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1、出示各色的布、纸,请小朋友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请小朋友用自己身边的的布纸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3、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实验结论。4、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图表上。(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1、出示各种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