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徒生公园》教学反思田静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坐落在奥登赛的安徒生公园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童话之外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后,借助网络、书籍等查找、搜集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教材的文本只是提供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点,教学时需要大量的补充。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把基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欧登塞的一草一木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并且结合中考时学生对联想与比喻句区别不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练习,课的后半时是学生搜集的安徒生有关在小说、戏剧、绘画、诗歌等方面的成就和一个读写结合《我眼中的安徒生》。但是从课堂的效果和课后的反馈上来看,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认真反思了这节课,认为之所以这样根本原因是对课文的设计意图把握不准,对自己的设计思路缺少一个系统的梳理。今后在教学中一定引以为戒,努力钻研教材,精益求精。《安徒生公园》案例分析杨剑【片段】师:刚才好多同学都提到了安徒生公园的美。课文哪个自然段在介绍这个公园?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文章中提到了公园的哪些景物?对于这些景物,作者有的是一笔带过,像草地,有的则作了细致的描写,比如下面两个句子。出示:找出比喻句A、小天鹅是毛绒绒的灰色,正像安徒生童话里所描绘的“丑小鸭”。它们不怕人,好像在享受着它们自己的世界的清幽。B、河里还有一个马头鱼身的铜雕,两股雾气似的清泉,从它的鼻子里喷向天空。(1)指名朗读第一句。师:这一句在写什么?抓住了小天鹅的哪些方面?由小天鹅的颜色,让人们想起了——(丑小鸭)。为“描绘”换个词?师:“它们不怕人”,为什么不怕人?你想到了什么?它们认为这里已经成了——(它们自己的世界)。它们喜欢这种生活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享受)指导“享”的写法。你怎么理解“享受”?想象小天鹅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2)后一句在写什么?抓住了铜雕的什么特点来写?(3)思考:这两句,哪句是比喻句?(第二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一句是作者的什么?(联想)(4)在读第二段,用段中的词语概括:这个公园的美是一种()的美。[分析]这是一段关于区分联想和比喻的训练,同时使学生了解安徒生公园的自然之美、幽静之美。设计这样一个片段,是基于中考时,学生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亏,丢了很多分的缘故。学习中,学生们基本能做到正确区分,沿着教学思路走,但是,当课后,在重新审视这段教学时,发觉,正如老师们所说的重视了语文工具性的训练,却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人文性的体现,顾此失彼,忽视了文章的主旨所在。也让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吸取经验,不断进步!《认识面积》教学案例田静[案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认识面积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鼓掌时两手掌接触的地方就是手掌的面,请同学们用右手摸一摸左手手掌的面。师:同桌互相比较一下,谁大谁小?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的表面,再摸一摸椅子面的表面,比一比表面谁大谁小?生用手摸,师提示学生用手掌摸遍表面的全部。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表面,再摸一摸课桌的表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的表面小。生2:课桌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师:请你自己摸一摸周围其它物体的表面,说说谁大谁小。生1:门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生2:黑板的表面比镜子的表面大。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师揭示:那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面积。(板书:面积)师:像黑板的表面、课本封面的表面、铅笔盒盖的表面都有大小。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黑板表面的面积,那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什么呀?铅笔盒盖的表面呢?生1:课本封面的大小叫课本封面的面积。生2:铅笔盒盖的表面大小叫铅笔盒盖的表面的面积。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学生表述的语言。[评析]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摸一摸同桌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