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doc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字词正确书写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5年浙江省国改区内容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础?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能正确辨识常用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二、考点举要1.考正确识记字形,主要考"别字",也就是考一个汉字在语境中的应用。其中有的放在词中,有的放在成语中,有的放在句子里。相关的题型,如: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1)目不(xiá)_____接(2)鳞次(zhì)______比(3)???愿以(chánɡ)_______(2005,嘉兴中考题)(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本想(zèng)___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____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ē)____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____远。(2005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2.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的方方面面。如:字形相近而误;字音相近而误;字义相近而误;音、形、义全相近而误。重点是常用汉字和易混淆误写的字。多放在成语中,要求找出并正确改正错误。相关的题型,如: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宇,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欲擒固纵通霄达旦川流不息志高气扬(2005,嘉兴中考题)三、方法指导:了解规则,把握重点:1、准确把握试题所提供的信息,??摩命题者设计的意图。2、弄清别字产生的原因。造成别字的几种类型:(1)同音相混。汉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个音能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书写时要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如:反映--反应,融化--熔化--溶化。秘而不宣,一筹莫展,仗义执言等。(2)形似相混。第一种,音同形似而误记。如:惩前毖后,完璧归赵,恻隐之心。第二种,单纯形似而误记。如:锭、绽、淀,蒿、篙,等。第三种,偏旁相似而误记。如:冽、咧、洌、趔。神、袖。等。第四种,增减笔画而误记。如:心、必。(3)语义不明而混。如:举一反三,莫名其妙。(4)自造简化字。3、善于将字形、字音乃至字意结合起来辨识。辨析易混字。(1)追源法。汉字是表意字,书写离不开字义。"束"是??意字,表示树枝被捆紧,"木"表示树枝、柴草,"口"表示绳圈。"刺"就是用刀把捆好的柴草割开来:"棘"表示木周围有芒刺,"刺"表示木周围的芒刺像刀,能扎人、刺人。这样"刺"和"剌"就不会混淆了。由此派生出去的"啦"和"辣"也不会出错了,由"束"派生出去的"枣"和"棘"也不会出错了。再如;"炙"和"灸";"盲"(指人的心脏与隔膜之间的位置)和"肓"(眼睛失明)。(2)追意法。即追究这个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如:礼尚往来、金碧辉煌、言简意赅、仗义执言。等(3)利用对应关系掌握。汉语是对称的学问,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掌握。如:名门望族、貌合神离、惹是生非、沽名钓誉、奴颜婢膝、山清水秀。等(4)、通过组词辨别。如:带--戴、沾--玷、籍--藉、贷--货,等。4、理解具体的语境。总揽内容,在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中作出正确辨别与书写。还要调动所学,全面思考。只要平时积累多了,胸中自有丘壑。四、巩固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4分)(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参天耸立,不折不náo(),对抗着西北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