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试行).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武汉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试行).docx

武汉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试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8页第PAGE\*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武汉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试行)武汉大学宜昌三峡研究院二0一0年四月根据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精神,特制定本培养方案(试行)。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事项目策划、评估、设计、建造、评估、收尾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努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2.掌握项目管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能独立从事项目策划与评估、项目融资、项目组织、项目采购、项目计划、项目实施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与沟通管理等工作。3.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4.身体健康。二、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5、学历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三、学制实行非全日制(即半脱产和在职学习)方式。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学位论文时间为1-3年,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四、培养方式1.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安排部分时间在校培养,部分时间在企业培养,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以脱产学习为主,而另一段时间则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与实践,提倡与不同行业的企业或项目部门联合培养。2.实行学分制。学员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至少30个学分的课程方能撰写学位论文。3.教学方法。坚持有利于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加强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实践性环节,聘请有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少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个别课程可采取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课程考试取得学分。或者已经接受过培训并掌握某门课程的学员,通过本人申请,经过考试合格准予免修,取得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表1项目管理工程硕士课程计划表(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公共课自然辩证法(含科学社会主义等)2公共课外语3专业基础课运筹学3专业基础课管理学2专业核心课工程经济学2专业核心课项目管理学(概论、范围、整合、风险、质量等)2专业核心课项目计划与控制(时间与成本管理)2专业核心课建设项目法律法规(含采购与合同管理)2专业核心课项目管理战略2选修课项目环境影响与社会评价2选修课项目估价2选修课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2选修课预测、决策理论与方法2选修课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及案例2选修课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2选修课供应链与物流管理2选修课管理经济学2选修课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2最低学分要求:公共课学分不少于5学分;基础理论课学分不少于6学分;专业核心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六、论文与学位学员应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指导提倡双导师制,即一位导师为具有硕士指导资格的校内教师,另一位老师为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职称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论文选题一般应来源于生产实际并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应解决项目管理相关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完整的问题。对于基础性技术、管理模式或软件开发性研究,应给出其理论依据,完整描述、应用范围、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对于应用性研究,应给出问题的完整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合理性分析和效益。但无论何种选题、评估论文水平主要是考核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内容是否具有新的见解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评阅为两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校内外聘请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评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