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080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

080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80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创新意识和科研工作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技术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3.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汽车检测及设备研究汽车检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提供汽车检测的相关技术、仪器、设备、软件和技术服务。2可靠性及维修工程研究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评价体系及可靠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可修复系统加速寿命试验及其数据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复杂可修复系统加速系数计算的理论及方法;运用可靠性与维修理论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生产企业需要的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售后服务故障信息分析与管理系统、生产制造厂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及可靠性与维修性的统计分析软件。3智能化运输系统及汽车运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车辆紧急救援系统、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动收费系统关键技术、交通规划、驾驶员科学管理以及车辆运用工程等。三、培养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累计在学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一年以论文工作为主。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毕业。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两年制硕士生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3学分,培养环节学分7学分(实践教育2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硕士生入学前三年内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可以免修免考英语,成绩按照六级成绩登录,取得相应学分。公共学位课第一外国语(硕士)3.0学分自然辩证法2.0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学分专业学位课(1-3任选2门,4-6任选2门)应用数理统计2.5学分数值分析3.0学分矩阵理论2.5学分自动控制理论2.0学分智能交通系统2.0学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0学分选修课二外(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为二外)3.0学分高等动力学2.0学分现代工程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2.0学分传感器与检测电路2.0学分人机工程学2.0学分机电一体化技术2.0学分车用动力装置排放与噪声控制2.0学分车辆系统动力学2.0学分车辆工程专题讲座2.0学分高等内燃机学2.0学分软件工程2.0学分现代微机接口技术2.0学分测试原理与虚拟仪器技术2.0学分液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2.0学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0学分其他课程(根据当年学校课程规划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跨专业补修课程凡在本学科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研究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可补修1~2门本科生课程:1、汽车运用;2、汽车电子技术。五、培养环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中提交。2、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2学分):一般应于第二学期末由学院组织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3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3、学术交流(2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6次(其中至少一次为学生本人所作的学术报告)以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签字后交所在学院核定,登录成绩,记2学分。4、实践教育(2学分):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生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