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脆饼_.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亭脆饼_.ppt

西亭脆饼.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通概述南通在距今五、六千年开始就有人群在当地居住。从汉代到公元11世纪,南通先后有扶海洲、胡逗洲、东布洲等沙洲与大陆连接,四次大规模的沙洲并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汉代,在今如东一带有一块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时沙洲与扬州东部沙咀的并接是南通成陆史中的第一次沙洲连陆大并接。一度称崇州或崇川,不久复称通州,隶属南东路,领静海、海门两县。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通州路,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通州,属杨州路。隶江北淮东道廉访使司,领静海、海门两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废县为乡并入南通;雍正三年(1724年)改通州为直隶州,并以泰兴、如皋两县归其管辖,隶江苏市政使司;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隶江宁市政使司。元末到清初,通州东部江岸发生大规模坍塌。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从通州余西到余东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一个个沙洲纷纷出水。18世纪中期建立海门直隶厅,此后,海门厅及其以东、以南的沙洲,逐步与通州大陆连接,这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四次大并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南通的境域形成。张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是他促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特色一:长寿之乡南通如皋为中国长寿之乡之一,而百岁以上寿星占比最高的为如东县,每100万人口中达到124.7名,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每百万人中有75个百岁以上老人可界定为“长寿之乡”的标准。全市年纪最长的寿星为启东市合作镇一名108周岁的老妪。特色二:童子戏特色之三:体育之乡南通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林莉、赵剑华、葛菲、吴健秋、张洁云、殷勤、李菊、周玲美、周天华,到今天,“江城南通”已经走出了15位世界冠军,其中有7位是奥运冠军,南通已经为中国夺得六十余块金牌,奥运冠军数量名列江苏全省首位,获金牌数居中国所有地级市之首。特色之四:海上迪斯科市花菊花是南通市的市花,每年秋天,文峰公园、人民公园都要举行菊花展览。市树广玉兰是南通的市树,广玉兰属木兰科,又名荷花玉兰,洋玉兰。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柔毛,边缘微反卷。花白色,花的直径达20-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时多为9瓣,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兰,芳香。花期5-7月。种子外皮红色,9-10月果熟。采风游览濠河,原是南通的护城河,史载“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人身脉络”。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被称为江海第一山。狼山的广教寺是一寺两供奉,既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也是“大圣菩萨”的道场。于2004年12月6日开馆,2007年12月底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的。该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坐落在风光绮丽的濠河之畔,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协会共同兴建,馆藏珠算文物6000余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如皋水绘园300多年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在水绘园演绎了浪漫的爱情故事。水绘园也是徽派园林孤本。壹蓝印花布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于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南通鹞子(风筝)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南通风筝俗称“板鹞”。西亭脆饼西亭脆饼--始于清朝光绪在位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西亭脆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独特风格。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如皋董糖如皋董糖为明末清初如皋名士冒辟疆的爱妻董小宛所创作。冒辟疆素喜甜食,董小宛便根据他的口味,用芝麻,白糖碾粉,用饴糖熬膏,包折芝麻白糖粉,切成方块,酥软甜香,回味无穷。后来这种糖的制作逐步流传到民间,产品工艺日趋完善,人们逐称之为“董糖”。已列入中国名食大全。四宜糕团南通百年老字号,以寿桃、绿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