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评选网络投票投票启事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基层党建创新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组织人事报和上海组织人事报社联合开展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采取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选出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网上投票:人民网“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评选”专题页面公布初选名单共214个,由网友公开投票。投票时间:2012年8月27日至10月20日。◆专家评选:将由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和党建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对案例进行集中评审。名单在人民网征集活动专题页面进行公示。(为体现投票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主办单位严禁采取刷票手段提升案例排名。一经查实,将取缔其案例参选资格。)咨询电话:010-65363969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一项重大任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内在要求。适应这一要求,南漳县探索推行了村级重大事项“三会治事”运行机制,经过不断规范和发展,成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推行“三会治事”运行机制的动因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一是民主选举逐步规范。在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全县281个村参选率达到92.5%,直投率达到80.3%,一次性成功率达99.6%,32个村实行了“一票制”直选,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1.38%。二是民主决策村民主动参与。对涉及村民利益或村民普遍关心的大事,80%的村民能按照规定参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或通过填写民意卡参与民主公决。三是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四是民主监督已经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可靠保障。但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我县的情况看,农村党员对民主的认识不够到位、人民群众民主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少数村仍然存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央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认真把握农村党建基本规律和总结提炼基层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创新体制和机制,南漳县委提出了建立“三三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的工作思路,即推行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模式。南漳是一个农业大县,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全县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目标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科学发展,全县也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离不开集体经济这个支撑和后盾。纵观我国农村发展历程,发展比较成功的村、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农民收入水平比较高的村、新农村建设成效比较好的村,都是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而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的是“能人治村”,需要运用组织手段、整合组织资源,来支持集体经济发展,解决集体经济组织协调力量有限、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必须强化“一把手”的主导作用和核心地位。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仅凭一人之力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必须实行“民主治村”,否则就会走向衰败,所以我们提出了村级重大事务实行“三会治事”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三会治事”基层民主运行机制,从内容、形式和程序上进行规范,保障了村党组织的决策组织权,抓住党的领导这个关键;赋予了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表决权,夯实发扬民主这个基础;村委会负责决策的执行落实,进一步明确职责,体现村民自治原则,确保了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二、推行“三会治事”的主要作法2008年以来,我们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探索建立“三会治事”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坚持对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运行机制,不断规范村级决策和工作运行,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明确“三会治事”范围。凡是与农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