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屏”教学设计.docx

说“屏”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屏”教学设计说“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说“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屏风的知识。2、再次比较小品式说明文与规范说明文的异同。3、体会本文语言轻松自如、古香古色的风格。【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2、通过查阅书籍、交流、讨论等方式,争取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更广泛的认识和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屏风知识的了解,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屏风的知识。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弄懂文中引用诗句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屏风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但在古代,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人为什么对屏风情有独钟呢?且看《说“屏”》一文是怎样为我们介绍的。二、整体感知1、播放古筝音乐磁带,学生轻声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分四人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采用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3)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如何?作者写作此篇的用意何在?(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点拨:(1)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2)作者采用逻辑顺序,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①屏风的作用:室外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②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③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3)作者喜爱屏风,对屏风充满赞美之情。作者写作此篇是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很好地吸收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并使之在新社会有更好的发展。(4)文中用了引用、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例如: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作诠释:“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举例子:“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分类别:“按屏的建筑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3、理解文中诗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古朴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后反思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使我们了解了有关屏风的知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说“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屏”的相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风的感情。过程与方法:品味课文生动的说明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屏”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教学方法:导读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在古代有一种叫“屏风”的家具吗?2、在我们学过的哪一篇古文中提到过“屏风”?(《口技》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在这场口技表扬中,屏起什么作用?(阻隔作用)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屏,你们看看这些屏在色彩、造型还有画面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答)4、可见,屏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性的一面。大家知道吗?在我国,屏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并且在历代的诗词歌赋中留下了各种优美的身影。为什么屏总能牵动人的情思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陈从周先生笔下那富有诗意的“屏”,听一听作者是怎么说“屏”的?(师板书课题《说“屏”》)二、明确学习目标1、这是一篇轻松、随意的科学小品文。作为说明文的一种,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屏)2、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幻灯:学习目标)3、请大家读一读学习目标a.阅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b.品味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c.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三、检查预习情况1、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可以吗?幻灯出示词语2、指名学生读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思考这些问题:1、什么是屏?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读书时要求自由朗读,大声地读。(二)、学生自由读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