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用户精选】.docx
上传人:大渊****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科学教案【用户精选】.docx

大班科学教案_146.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科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及处理通过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和第三章茶叶知识的系统学习,为第四章茶具知识的学习确定了目标和导向:如何根据茶叶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茶具冲泡茶叶,大班科学茶具教案。因此,茶具的种类以及使用特征(优缺点)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第一节茶具的种类和产地)在本章中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概括性强,历史性和现实性交叉,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教师有必要加强导向性,为学生进行先导性的知识梳理。因此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1、紧扣不同时代饮茶法的变化,来阐述茶具的发展,并运用实物、图片、课堂练习等加深学生的印象;2、运用课堂练习,讲练结合,促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茶具的时代发展特征及其使用特征;3、运用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主要茶具的产地。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茶具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掌握当今主要茶具的产地;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根据茶叶特征,饮茶方式,选择适合的茶具储茶、泡茶和饮茶;3、情感目标:渗透行业价值教育,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茶具的种类及其当今主要茶具的产地;2、教学难点:茶具的发展。四、教法与学法1、情境教学法:采用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意识,运用直观性原则,使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2、讲练结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结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记忆能力。五、教学辅助用具有关茶具的图片、实物、饼茶、散茶以及末茶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之后,教师板书课题以及如下相关知识点请学生适时回答:1、用茶的源流有哪三个阶段?P62、的饮茶从何时何地开始?P9又经历了哪四个阶段?P10-163、什么是茶艺?P19泡好和饮好一杯茶跟茶具有关系吗?P204、什么是茶具?P65现代所说的茶具在古代称为什么?P655、《茶疏》关于茶、水、器、火的关系是如何阐述的?(二)新课讲授把空白表格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讲授新课时,教师对照自己手头上已经填写的表格,请学生把要点划在课本上,以便学生课堂或课后完成表格填写。(一)茶具的发展过程以及特征(二)茶具的种类(按材质分)以及特征3、新课:依据三份表格,本课重点和难点。4、布置作业:完成三份表格,记忆三份表格。大班科学教案篇2目标:⒈在动手实验中,探索潜水艇沉浮的简单原理。⒉能与同伴合作实验,并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准备:⒈潜水艇沉浮的视频。⒉人手一份实验记录单、笔。⒊系有线的玻璃小瓶子若干、玻璃弹珠若干、透明水箱(6个)。过程:一、运用视频激发幼儿探索兴趣⒈(播放潜水艇沉浮的视频)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⒉师:潜水艇为什么可以沉入水中,又可以浮出水面?是什么帮助潜水艇一会沉、一会浮的?我们用瓶子当潜水艇一起来做个沉浮的小实验就知道了。二、实验一:尝试让瓶子潜水艇下沉的小实验⒈师:如果把瓶子潜水艇放入水中,它会怎样呢?谁来试一试!(猜测后,请个别幼儿讲解并演示)师:发现情况,敌人来了!我们怎样让浮起来的瓶子潜水艇沉入水底呢?(幼儿大胆讲述能让浮起来的瓶子潜水艇沉入水底的各种方法)⒉师:大家想到了好多方法,这儿有一些玻璃小弹珠,看它们能不能让轻轻的瓶子潜水艇沉下去。要求:两人合作实验,轻轻地投珠子,记住投入几颗时瓶子潜水艇就沉下去了,每次投入珠子后把瓶盖拧紧再放入水中实验,仔细观察后认真地记录在第一张记录单上。介绍记录单:上面一格是瓶子所在的位置,下面一格是记录所放珠子的个数。⒊幼儿合作操作,做瓶子潜水艇沉下水的小实验并进行记录。⒋交流操作结果:师:你是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瓶子潜水艇沉到了水底?为什么?师:那怎样让它再浮起来呢?——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把一定数量的玻璃弹珠放进去,瓶子变重了,它就沉下去了,取出玻璃弹珠后它又变轻了,就浮起来了。三、实验二:尝试让沉入水底的瓶子潜水艇悬浮在水中的小实验(播放潜水艇在水中悬浮潜行的视频,帮助幼儿理解“悬浮”的概念)⒈师:潜水艇能在水中沉浮自如,现在,潜水艇要侦察敌情,它要在水中潜行,你们能不能让瓶子潜水艇也悬浮在水中,有什么办法?请你和好朋友去试一试,然后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在第二张记录单上。⒉幼儿合作操作并记录,教师提醒幼儿尝试:放置几颗才能使潜艇不沉到底又尽量少露出水面?⒊交流实验结果。师:你们成功了吗?请介绍一下你们的好方法?师:有谁失败了吗?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寻找失败的原因。(视实际情况请幼儿上来演示操作过程,引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小结:当我们改变了瓶子潜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