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精品】大班科学教案汇编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影子的有关知识。2、在探索、观察过程中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盛有水的脸盆若干,镜子、手电筒、木块、书、薯片罐、玻璃各若干。2、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蜡笔。活动过程:一、让幼儿在水盆中找一找:发现了什么?初步感知影子。幼儿在水盆中观察、寻找,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水中看见的是物体的影子。二、提供各种实物,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哪些物体能帮助我们看到影子。1、猜一猜:这些物体中,谁能帮助我们找到影子?请幼儿把自己的猜测在记录卡上记下来。提供的实物有:镜子、手电筒、木块、玻璃、书、薯片罐。幼儿记录好后让幼儿说说他们的猜测,并和其他小朋友比较一下,和别人的猜想是否一样?2、试一试:到底谁猜得对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幼儿尝试、操作、记录。请幼儿一边探索,一边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卡上,并和自己所猜的对照一下,是否一样?3、讲述操作结果和过程。和你的`朋友比一比,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吗?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儿的发现可能有:薯片罐有的记录的是能帮助我们看到影子,有的却不能。教师可引导幼儿再次探索: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三、游戏:踩影子。影子看得见,但是抓得住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幼儿玩踩影子、抓影子的游戏,再次感知影子的特征。四、拓展新的经验在生活中,影子有些什么用处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人们利用影子成像的原理发明了照相机,电视机,录象机里放出来的也是影子,皮影戏、手影游戏………活动延伸:影子中还有许多的小秘密,我们可以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再来寻找,然后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好吗?大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3、有保护青蛙的意识,知道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铅笔人手一支。2、青蛙生长图片一套。3、玻璃缸里养了许多小蝌蚪。活动过程:一、音乐活动:小蝌蚪。1、教师:这是什么?小蝌蚪在水利干什么呢?2、教师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小蝌蚪》,引出主题。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了解青蛙的特点。1、教师:小蝌蚪在水中游呀游,慢慢地长大了,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什么呢?小蝌蚪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呢?2、启发幼儿根据个人已有经验讲述自己对蝌蚪和青蛙的认识。三、出示青蛙图片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青蛙的主要特征,说说:1、这是谁?青蛙长得是什么样子的`?青蛙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2、青蛙头上有什么?腿长得怎样?脚趾间有什么?四、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五、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1、出示青蛙生长图片或观察幼儿用书上的青蛙生长演变的画面,说说:小蝌蚪是怎样慢慢变成小青瓦的?2、幼儿清楚地了解到:青蛙卵—小蝌蚪—长出后腿小青蛙—长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青蛙完整地演变生长过程。六、组织幼儿讨论,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1、你知道青蛙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2、青蛙喜欢吃什么》为什么说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3、菜市场,有人捉了青蛙来卖钱,他们这样对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七、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青蛙》。八、幼儿操作活动。知道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想一想,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启发幼儿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现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大班科学教案篇3设计意图:认识空间方位,获得相关的经验,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针对这样的内容,活动要如何设计才能既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符合他们喜欢挑战的年龄特点,又丰富幼儿识别空间方位的经验,引导他们运用空间方位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呢?经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我设计了"丽丽的房间"这一活动,结合大班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为丽丽布置房间的情境,运用提供部分线索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推理、判断,最终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目标:1、能根据照片提供的多个信息进行分析、组合,还原房间的整体布局。2、在操作中能不断比对照片,寻找相关信息和参照物,正确摆放家具的位置。3、在讨论中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准备:1、教具:三张不同角度的部分家具陈设图(图1~3),一张全部家具陈设图(图4)。2、学具:将贴有门(绿色长方形积木)、两个窗台(贴有花台的小积木)、纸质钟等标记的长方形盒子当作房间,装在筐子里的家具模型人手一份(放在幼儿座位下方)。过程:一、进入游戏情境1、问题导入。师:丽丽是一名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