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可见就业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要从事社会劳动,二是得到社会承认,三要有报酬或收入,凡具备这三个条件者,就是己经就业。1.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挑战52、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001年至2006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8%,2007年我国GDP达246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一般来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0万到100万个左右,这样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达到800万个左右,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基本的就业空间。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国家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略的实施,使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对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教育的主体地位日益突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层面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这些国际型的大企业带来了巨额的资金、先进的设备以及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同时他们对招聘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为了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不断提高对员工学历及综合素质的要求,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第三产业必然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现在占GDP的40%左右,将上升到50%左右,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其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在70%左右。一些大学毕业生到第三产业就业,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国际间的协作和竞争,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剧,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以高校为主的毕业就业市场和就业体系,各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就业指导机构也在不断调整工作重点,通过积极的信息收集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毕业生洽谈会,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主动开拓就业市场,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完善,真正起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紧张的客观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毕业生就业压力仍旧很大,因此,我们要改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调整择业心态,在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前顺利就业。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意义:(1)得到更大的施展本领的舞台,容易得到重用。西部地区人才奇缺,掌握了现代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很容易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实现人生的抱负。(2)增长阅历和见识。西部地区有优美的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在西部地区接受锻炼,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阅历和见识,为自己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3)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下,西部将会给更多年轻人提供就业的机会,可以享受优惠的政策。(4)去西部、去基层就业,对大学生来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去西部就业,一方面支援了西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不仅可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开放的精神、先进的理念带给了鞑俊?(5)高校的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创业,成为大学生建功立业的时代旋律。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眼里,不仅是祖国召唤他们、西部需要他们,也不仅是他们希望接受锤炼,更是因为,西部人才成长成才的"孵化器"在逐步造就,那里的环境和条件适于人才的生存和发展,扎下根去,埋头苦干,就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当今大学生就业与以往相比,呈现出如下趋势: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回升,但仍然存在着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院校、用人单位及性别之间需求的不平衡。。(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不再等待分配,而是主动出击,提早准备,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联系,推销自己,同时注意学习就业知识和择业技巧,注重"包装"自己。不再仅以???人单位所有制的性质为择业界限,而是勇于到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和单位就业;不再仅仅注重单位的地理位置,经济效益和福利待遇,而更侧重于单位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和用人机制;不再过份强调"专业对口",而是更关注能否发挥作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的毕业生采取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策略,有的则宁愿暂时待业,而不愿匆忙就业,其目的便是为了继续复习考研深造,或先回家再设法寻找就业单位,总之,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使其就业空间扩大了,就业领域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多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成熟。各高校之间形成的分科类、滚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