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pptx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8.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pptx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一(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资源等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自然区域西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读右图并回答3~6题。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D.排水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地4.对图中②、④处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A.②地处松嫩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B.④地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②地处辽河平原,是我国春小麦、棉花主要产区D.④地处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读图3,完成下题。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第42题图2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11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图1)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图2)。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一、位置和范围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高原种植业高原之舟-牦牛青藏地区的省区(1)区域有一定范围,所以区域有界限,有的是明确的界限,有的是过渡的界限。2、区域的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某一方面,也可以是综合性的。3、区域的特性:⑴整体性。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内部相对一致的特性。⑵差异性。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⑶开放性。区域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4)层次性。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4、意义: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提供依据。区域差异——以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为例一、四大地区的划分地区①经济发展差异:②产业结构的差异工业化:东部和东北部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以传统工业为主体。东部;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时间迟、程度低西部大开发1.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基本吻合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C.重庆市位于东部经济地带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D.中、西部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4.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5.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J”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第27题图1材料二图1为2011年辽、吉、黑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图。图2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