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险管理能力——一个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与风险管理能力——一个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pdf

与风险管理能力——一个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商业银行与风险管理能力——一个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辑3文产【摘【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9)1一、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辑所经营产品——风险的特殊性,而这恰恰是金融中介存在的深(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要】文章用一个一以贯之的经济学逻辑在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中介之问建立了联系,解释了金融中介包括商业银行存在最为重要的原因。展望了金融全面开放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环境,比较了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策略的导向。【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金融全面开放理解金融全面开放对我国商、№银行的影响是制定我国商业银行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季要前提,但既有的文献大多是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某些业务进行局部的比较研究,还没有形成关于金融伞面开放对我闲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问题的一以贯之的经济学逻辑。本文的目的就是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关于商业银行的系列研究,为理解金融全面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找到一个经济学逻辑,并在这个经济学逻辑的基石卜.试图寻求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金融全面开放的合理策略。本文的第一部分将提出一个理解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辑,解释商业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具有的风险管理能力。第二部分在这个经济学逻辑的基础之上,讨论了金融全面开放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第三部分本文着重比较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差距。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含义,以及在理论上有待继续回答的问题。(一)商业银行存在的理论解释有关“商业银行为什么存在,它具有怎样的功能”一直是货币金融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传统经济学中,金融体系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物,并且认为不应过分强调金融中介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关于金融中介的研究一直处于分散、缺乏条理的状态。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认为,金融中介的本质是提供资产转型服务,运用“间接证券”去替换“本源证券”。这恰恰是马克思论述的“商业银行是信用中介”理论所包含的精髓。经济学家托宾认为,商业银行存在的真正原因在于:商业银行能够集中并进而更专业地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并在一定程度E替代金融市场。上述种种理论均基于银行自身的行为展开论述,学术界通常将它们归纳为“银行行为理论”。该理论将银行视为行为主体,进而对主体行为所产生的效应展开分析。但是不无遗憾的是该理论却将主体行为发生的诱致机理以及行为所产生的效应对主体的反馈机制摒弃在研究范围之外(如托宾并没有论及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规模经济)。实质上,该理论没有触及金融中介以及商业银行的经济学本质。后来信息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理论E取得重大突破。伴随着对“企业存在边界”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对“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这一问题试图作出新的解释。1977年勒兰和佩勒在《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中从贷款者与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戴蒙德1984年在《金融中介与代理监督》一文中指出,金融中介是解决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这一类型的理论模型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企业存在边界推导出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进而得出:金融中介的作用在于降低金融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状态所带来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本文将这种理论范式称为“金融中介存在边界理论”。与“银行行为理论”相比,“金融中介存在边界理论”基于金融市场的天然缺陷研究金融机构的存在。逻辑上更加具有合理性。但是它忽略了金融中介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的异质性,遗漏了金融中介层次原因。直至1995年,默顿和博迪提出金融体系的功能观,其分析的基本前提是:(1)金融功能比金融中介更稳定,金融功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变化很小;(2)竞争将导致金融中介的变化向更有效的金融体系演进。金融体系功能观指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管理风险。而金融中介又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中介的创新与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呈螺旋式的动态演进状态。Ill“金融体系功能观”从“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中介”出发,否定金融体系结构的一成不变性,强调金融中介的创新与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使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中介第一次在逻辑上取得了一致性,阐明了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根源.并间接指出金融中介的未来在于必须依据经济发展【收稿日期】2008—10—29【作者简介】吕文广(197l一),男。甘肃会宁人,经济学博士,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1-0053-02万方数据寻找新的市场定位提供町资借鉴之处——为什么其他类型的二、金融全面开放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