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表内除法(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下表内除法(一).doc

二年级下表内除法(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分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以下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庖澹诶斫獾幕∩险莆沼?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在建立“平均分”概念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平均分教材通过例1—例3有层次地安排了认识平均分。例1通过活动感知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得到平均分的不同方法。例3通过应用,完整地认识平均分,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例1—例3的编排为后面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主题图(1)呈现了二(1)班学生分春游食品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每份同样多”的例子:矿泉水每份2瓶,面包每份2个,橘子每份3个,糖每份6块。使学生知道分东西每份分得同样多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平均分”做准备。(2)学生会列除法算式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除法算一算主题图的每份东西的数量。充分利用主题图。例1(引出“平均分”(引出“平均分”)(1)由学生分糖和橘子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糖和橘子是怎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2)借此可以让学生再看一看主题图中其他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由上,引出“平均分”----即每份分的同样多。做一做P13呈现10个面包实物图,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探讨“平均分”的方法,是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例2探讨“平均分”的方法,是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例2呈现小学生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情境图。画面上,一组小朋友每次每盘里放一个橘子,另一组小朋友先每次每盘放2个橘子;有小朋友发出评论:“……这样分快些。”还有小朋友在想:“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展现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平均分活动的情境。显示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平均分物品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编写意图。(1)由主题图分橘子引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2)探讨分的方法:可能有的每次每盘放1个,有的每次每盘放2个,也可能两种方法同时并用,教材提出“还可以怎样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但可以问一问哪种分法比较快。(3)通过操作、交流进一步体会:无论怎样分,只要分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1-*最后当学生将15个橘子分好后可以应到他们说一说“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为后面学习除法打下基础。做一做P14?呈现12瓶矿泉水的实物图,要求学生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说说是怎样分的。让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可增加矿泉水的瓶数,如15瓶、18瓶,让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快的方法。例3(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1)呈现了一幅学生准备租船的情境,要算租几条船,要用平均分来解决。(2)可用直观方法,每4人站在一起,就将站在一起的这四个人看成一组,数有几个这样的组合。初步形成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为6的表象。做一做P15?用平均分帮助小熊解决分筷子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每位分几根。?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法。加法:1位2根,2位4根,……6位12根。减法:1位分2根,还剩10根;再给1位分2根,剩8根……。乘法:1位2根,6位几根。练习三第1~2题,插花,分糖的实际操作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动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3~6题,分梨,分萝卜,分香蕉,分木块等这些用分实物卡片或连线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寻求平均分的结果,深刻的理解每份分的同样多即为平均分。◆除法例4用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5,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例4(教学除法的含义)通过熊猫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说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