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2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书.doc

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项目名称: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建设地点:某某市南山区西丽建设单位:某某职业技术学院(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于1992年,为某某市所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有东、西、华侨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其中教室8.97万平方米,实训室及实习场所9.68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83万台套,总值2.645亿元。学校现设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动画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护理与医学技术学院等11个教学学院,共开设89个专业、150个专业方向,涉及电子信息等16个大类,基本覆盖某某主要产业和行业,全日制在校生20113人(折算规模)。现有教职工1720人,其中专任教师97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0%,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4.1%,外聘教师268人,大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外聘教师直接从企业聘请,一般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证书,“双师”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72%以上。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建有教师网站360个,建成主干带宽4000兆,拥有2.8万个信息点的校园网和总容量达7TB的高职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尤其是于2002年启动了现代教育技术“15511”工程,现已开发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52门,讲授型网络课程14门,实训教学录像片25部;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180余万册(其中纸质藏书突破120万册,中外报刊2300余种,电子图书60多万种)。(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方案》;——《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某某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暨2020年远景目标》——《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暨2015年远景发展目标》(三)总投资及构成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总投资为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经费共5000万元,主要用于12个重点专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重点实训室和技术中心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开展“工学结合”与教师下企业等项目。某某市政府专项投资为1.5亿元,主要用于重点专业及专业群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实训室和技术中心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软硬件平台建设,引进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学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学习,国家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四)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不仅能极大提高学校的基础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及教学改革,而且能对区域和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1、学校整体建设把学校率先建设成为一所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水平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等职业教育名校,并对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模式与制度创新以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利用全国人大赋予某某市人大的立法权促成某某市人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改变目前高职教育以学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提升企业持续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全国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建设提供示范。3、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成12个适应某某产业发展需要、办学实力强、产学研结合紧密、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带动电子信息类、先进制造类、物业管理类、应用生物类、动漫制作类、艺术设计类、印刷技术类、港口航运类和城市园林类等12大专业群、44个专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专业群,并推动全院各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根据每个专业群的具体情况,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推出一套适合专业发展的建设和评估标准,为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将100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程,在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不仅直接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且通过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使各专业建设成果向全
立即下载